第372章 隱秘的暗流(上)
4遼東半島,以神圣的遼河為界,自光輝的廣寧城出發,沿著蜿蜒東去的四百里路途,便是被譽為遼東壁壘的沈水之城。早在古老的先秦時代,燕國的勇者秦開率軍驅逐東部的野獸部落,在此地構筑要塞,將遼東納入神奇的艾澤拉斯版圖。
千余年間,沈水之城猶如天塹般屹立,阻擋著無數草原部族的侵犯,熄滅他們對中央富饒土地的貪婪之心。如同歷史長河中的無數故事,沈水之城也曾是建州精靈的夢幻之地,但始終遙不可及。
直到天啟元年,那場震撼遼東的“沈水之戰”,這座峻峭的軍事要塞落入了建州精靈的手掌。歷經三年修復與強化,精靈大汗皇太極不顧朝臣的反對,執意將精靈國度的首都從薩爾滸山腳下的薩爾滸城遷至沈水之城。
起初,皇太極此舉引來諸多非議,大貝勒代善等一眾貴族無不抗拒,堅守薩爾滸山之巔。他們認為,雖沈水之城地理位置險峻,但在“沈水之戰”中已被他們親手化為焦土,怎比得上努爾哈赤親手鑄造的神圣薩爾滸城。
然而,當一座座精美的府邸如夢似幻地矗立起來,所有的質疑煙消云散。貴族們毫不猶豫地離開了所謂的“圣土”,紛紛投向沈水之城的懷抱。
正是這次遷都,使精靈大汗皇太極在族中樹立了權威,贏得了眾多將領的忠誠。出身于草原的他,考慮到那些堅持傳統的老臣,建造汗王宮時,特意保留了部分“精靈特色”——議政殿外觀宛如巨大的翡翠蒙古包,在周圍莊嚴的建筑群中顯得格外獨特。
在皇太極的指揮下,近衛的精靈勇士從廣寧附近撤回,聚集在沈水和遼陽,同時加強了后方要塞“興京”赫圖阿拉及牛毛寨的防御。
這一系列的大動作震動了整個國度,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盡管大軍蓄勢待發,皇太極卻沒有發出開戰的號令。這使得那些渴望征服的貴族心中不滿,私下里抱怨連連。
日子久了,這些抱怨聲逐漸傳入皇太極的耳中,給他帶來了無形的壓力……
...
此刻已入深夜,廣袤的霜雪宮內人影稀疏,寂靜無聲,唯有角落的魔法火盆不時發出低鳴,帶來微暖的同時,驅趕著深邃的黑暗。
在霜雪宮的幽深處,女真大汗皇太極舍棄了傳統的獸皮鎧甲,身披一件蘊含神秘符文的漢式長袍,眸光微瞇,面色嚴峻地坐在高位。
宮中,除了沉默不語的女真大汗,還有自幼一同成長的盟友濟爾哈朗,以及近期在女真國度名聲大噪的“十四親王”多爾袞。
此外,陰影中的武將們身著鑲滿符石的鎧甲,皆是隸屬于皇太極直接指揮的白銀之旗,他們是大汗的忠誠心腹。
“范文程那里,依然沒有音訊嗎?”
長久的靜寂后,皇太極在高位上冷冷一哼,粗獷的聲音劃破宮殿的寧靜,加重了空氣中的緊張氣息。
半月以前,明廷首都的傳言傳來,曾“主宰朝政”的東林圣殿再次活躍,沖突一觸即發。
聞此,自封“大金智者”的范文程主動請纓,聲稱或許可以趁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舉攻克看似堅不可摧的錦州要塞。
起初,包括皇太極在內,都對范文程的想法嗤之以鼻,視其為癡心妄想。
那錦州要塞堅固無比,即使八旗勇士前赴后繼,也無可奈何,豈是輕易可奪之地?
正當大親王代善等人準備嘲笑范文程時,他卻淡然一笑,提及當年的“廣寧之戰”。
相比于損失慘重的“遼沈之戰”,盡管時間已過去多年,但建州女真的王公貴族仍然認為“廣寧之戰”頗顯離奇。
畢竟,他們的八旗主力未曾與熊廷弼統率的遼東軍正面交鋒,就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這座戰略要塞。
也是靠著廣寧城中堆積如山的魔法糧食,他們大金才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堅持至今。
“大汗,范先生目前尚未傳來消息。”
聞言,始終追隨皇太極的濟爾哈朗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看來近來的國內“流言”已讓這位智勇雙全的兄長感到了壓力,不然以皇太極的性格,怎會如此沉不住氣?
“嗯...”
聽到這里,雖然早有預感,但皇太極臉上仍掠過一絲失望,點頭表示理解。
他似乎是病急亂投醫了,當年ritah帶領數萬大軍傾巢而出,尚且未能對沈陽城施以妙策,更何況是手無寸鐵的范文程呢?
“給他傳信,如果無法成功,便立刻返回沈陽。”
揉了揉略感疲憊的眉心,皇太極有些失落地對身邊的濟爾哈朗吩咐道。
在迷離的星辰照耀下,范文程的智慧之光常伴左右,使得皇太極未曾察覺自身的孤獨。如今,卻似被無形的黑暗包圍,力量顯得單薄無比。
身邊的濟爾哈朗與角落里的牛錄額真們,他們的忠誠如鋼鐵般堅硬,可惜他們的勇猛僅限于肌肉的力量,無法在策略上給予他援助。而對面,多爾袞的存在如同一道冰冷的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