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奇緣的預兆?
帝都,紫禁城。
今日已是歲末二十九,天子將在這一天舉行崇玄元年的最后朝會。盡管曙光未至,黯淡的月輪依然高懸,但熙攘的人群已涌入莊嚴的皇宮之中。
金水橋上,首席樞密顧問李國普雄姿英發(fā),領先半步的是同僚閣臣劉鴻訓和孫承宗。
作為年度最后一次朝會,京城所有六品以上官員必須出席,此刻氣氛喧鬧而又緊張。盡管天子相較于多年不上朝的萬歷帝和沉迷工藝,任由宦官執(zhí)政的獻帝,已算得上“勤政”,但他大部分時間還是待在紫宸宮內,每隔兩三天才會在暖閣召集六部九卿商議國事。
因此,不少新晉官員還未有幸見過“天顏”,此刻他們內心激動,期待能有機會一睹天子真容。畢竟,每位有洞察力的人都能看出,這位不足十八歲的紫禁城天子,是名副其實的“復興之君”。
然而,此刻的三位閣臣與他們身后的六部九卿面色并不輕松,甚至有些陰郁。依照傳統(tǒng),每到年末,天子都會對各地的王公貴族進行賞賜,以示對皇族的關懷。相應地,各地皇族也會自發(fā)上書祝賀。然而今年,或許是天子取消了對各地皇族的賞賜,引起了他們的不滿,主動上書祝賀的王公寥寥無幾。
更有甚者,一些駐扎在河南和山東的王公聯(lián)名上書,聲稱朝廷中存在“邪佞之徒”挑撥皇室關系,請求天子徹底調查。
這一變故讓原本有些“意興索然”的御史諫官們重新振奮,如同雪片般的奏折源源不斷地送入宮中...
在神秘的交換眼神之后,樞密大臣李國普與身后幾位同僚,憂郁地踏入了象征著帝國權力核心的星辰皇極殿,心底都默契地認識到同一個嚴峻的事實。
近來帝都中那動蕩不安的政治局面顯然有暗中勢力煽風點火,而現(xiàn)在看來,這場風波已不僅僅是曲阜圣賢王府的事了。
十有八九,恐怕還有皇家的封疆大吏牽涉其中。
...
...
正當京城的朝臣們紛紛趕往紫禁城參加盛大的朝會之際,都市的巷陌間,一位身披翠綠官服的中年男子,神情迷茫地漫步著。
由于他身著官服,路過的平民都會自動避讓,眼中卻隱藏著疑惑。
這位大人,為何看上去如此心神不寧?
"新年到來...
"
阮大鋮無視周圍人疑惑的目光,臉上滿是失落,嘴角勾起一絲自嘲的笑意。幾月前,他如愿成為吏部侍從,然而在朝廷中的聲望卻一落千丈。
不僅“林木黨”視他為叛徒,對他步步緊逼;就連他昔日所屬的“影子勢力”也因他當年的“無情掃蕩”而心懷怨恨。
就連曾庇護他的御馬監(jiān)督軍,也只是冷冷地說了一句“好自為之”,便將他棄之不顧。
連這一年最重要的朝會,他也無法參與,只能留在吏部衙門“守望”。
"世事如冰,人心如霜啊!"
又是一聲自嘲,阮大鋮心中充滿了絕望。回想起當年,他曾是“林木黨魁首”高攀龍的得意弟子,風光無限,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成了黨派內斗的犧牲品。
他只是想要回屬于自己的地位,只是想讓那些輕易拋棄他的“林木君子”后悔,他究竟做錯了什么?!
如今,“林木君子”相繼被天子排斥出京,“影子勢力”的稱呼也被漸漸遺忘,他這位昔日的“林木急先鋒”變得無足輕重,無人問津。
呼。
深深地吸了口氣,緊了緊身上的嶄新官服,阮大鋮如同行尸走肉般邁向吏部衙門。
盡管在衙門里他已被徹底孤立,同事們毫不掩飾對他的鄙夷,但他依然得去衙門值勤。
畢竟,一旦失去這身“官服”,他的命運可能會更加悲慘。
對于未來,他已經(jīng)不敢去奢望。
阮大鋮的內心百感交集,但腳步并未放慢,不久便來到了吏部衙門附近。
他對兩側的衙役敷衍地點點頭,正要踏入,突然耳邊傳來一聲驚呼:
"大人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