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新年的慶祝(下)
臣等恭祝陛下安康,吾皇萬歲,萬歲。
堅定有力的聲音在暖閣內回蕩,縈繞在朱由檢耳邊。
"各位愛卿免禮?!?br/>
望著眼前的幾位紅袍重臣,朱由檢臉上浮現歉意的笑容。今天只是正月初三,按照先帝的規定還在“靜養期”,大多數官員都悠閑地在家享受難得的假期。
連前幾天斗志高昂的監察御史們也收起了鋒芒,畢竟生活與公務應各自分明。
然而,此刻幾位年邁的大臣頂著寒風進宮朝見,讓他頗感不忍。
"謝陛下?!?br/>
再次行禮后,幾位紅袍老臣才坐上預先為他們準備的椅子,手里端起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茗。
"陛下,微臣主管禮部,日前呈遞了關于王室事務的奏折,不知陛下是否已批閱?”
朱由檢還沒開口,禮部侍郎徐光啟便率先提問,銳利的目光緊緊鎖定著有些驚訝的天子,聲音充滿急迫...
聞言,殿內的幾位緋袍巫師也默默點頭,眼神中流露出詢問的光芒。
雖說帝國并未明文規定,但按照慣例,無論皇帝是批準還是擱置大臣的奏章,都應在五日內給出答復。
一旦超過五日,便會有疏忽政務的嫌疑。昔年的神圣天皇因其深居皇宮,對大臣們的奏章視而不見,導致帝國開始出現官職“空缺”的狀況。
最嚴峻時,一位官員同時擔任數個職位成了普遍現象。
"朕召你們前來,就是為了此事...
"
短暫的驚訝后,朱由檢回過神來,嘴角掠過一絲淡笑,暗想徐光啟雖然看似木訥,但關鍵時刻卻毫不含糊。
畢竟在他記憶中,像徐光啟這樣主動登門的,唯有當年“東林教派”備受爭議時,自請離京的“皇家導師”孫承宗。
"皇族之事,歷來都是國家的重大事務...
"
奇怪的是,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封建國度以來,因各種原因,從未出現過如現在大明這般“皇族泛濫”的局面。
眾所周知,漢代有“恩澤令”,西晉有“八王之亂”導致王室南遷,唐代有“武周取代李氏”,宋代有“靖康之恥”。
唯有大明,盡管初期爆發了著名的“靖難之役”,但只是皇位更替,對各地的皇族藩王并無太大影響。
歷經兩百多年的傳承與變遷,如今大明皇族人口已達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數量,而維持他們的俸祿則是個天文數字。
"陛下,皇族藩王不受制約,他們無視庶民生命,欺男霸女,讓百姓苦不堪言。
"
見皇帝似乎有退縮之意,禮部侍郎徐光啟立刻起身,急切地說著。接著,他從懷里掏出一封奏章,神情嚴肅地遞給朱由檢的御案。
"近兩天京中有傳言,唐王世子寵愛幼子,一夜之間殺死了所有長子和長孫。
"
"此事重大,微臣不敢擅自裁決,特此稟報陛下知曉。
"
朱由檢聞言,眉峰微微揚起,表面上平靜無波,內心卻暗暗對駱思恭的辦事效率表示贊許。
整頓皇族絕非易事,這些皇族在地方扎根兩百年,雖無軍隊,卻暗中掌控著無數產業和土地。
任何輕率的舉動都可能對當地民眾的生活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進一步威脅帝國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