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龍騎親征?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偌大的水晶球室里,只有吞咽聲此起彼伏,所有朝臣及屏息等候已久的宮廷侍者們皆驚愕地望著臉色潮紅的財寶大臣。
尤其次相劉鴻訓,更是倒抽一口冷氣,眼中滿是驚訝。
畢自嚴平時極少發言,僅在涉及“財富”領域時才滔滔不絕,其余時間則沉默寡言。
如今,他卻“離經叛道”,在女真惡魔大軍壓境,氣勢洶洶之際,提出不應調動帝國精銳關寧鐵騎回援皇城,而是應依靠北方防線和居庸關現有的力量固守。
即便這話出自兵部大臣王在晉之口,一旦傳開,也必將引發軒然大波,更別提是由掌管財寶,且與遼東領主為親兄弟的畢自嚴說出。
"畢自嚴,你太過輕率!"
"若北方防線潰敗,讓女真惡魔兵臨皇城之下,將造成何種災難,你難道不清楚嗎?!"
原以為在帝師支持下,君王順勢召回遼東精銳守護皇城乃順理成章之事,然而畢自嚴的突然插話,徹底打亂了首相李國普的布局。
盡管平日私交甚篤,李國普仍難掩憤怒,指向畢自嚴的手指微微顫抖。
如今的光明帝國已非昔日可比,難以承受邪獸大軍圍困神圣之城的惡果,更不必提及年輕的帝王,因“熱血激昂”,已將國內的貴族、賢者及皇族得罪殆盡。
若邪獸大軍真能突破邊境防線,劍指神圣之城,帝王在過去一年中所獲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將化為烏有。
見首相大發雷霆,充當“先鋒”的財務大臣不由得緩緩垂下了頭顱,但其眼眸卻依然堅定。
至于副首相劉鴻訓,帝師孫承宗等人則是在無聲中交換了一個眼神,內心感慨萬分。
誰曾想,畢自嚴這位平日里看似不爭不奪的“純良之人”竟有如此勇氣,在如此敏感的話題上也敢直言無忌。
一旦稍有不慎,便是永墮深淵的結局啊。
“陛下,臣贊同!”
略作猶豫,掌控天下兵馬大權的軍事大臣王在晉在一片嘩然中跪倒在地,眼神真摯地望向書桌后的帝王。
作為朝中最為精通兵法的幾位文臣之一,他深知眼下的時機,對于光明帝國而言是多么珍貴,更明白“光輝之城”對于看似膠著的東方戰局有多么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旦朝廷能夠“光復”光輝之城,將此地重新掌握,便能迫使邪獸族群全面收縮防線,并徹底封堵其借助蠻荒之地,突襲邊境之事。
此外,朝廷還能以光輝之城為基石,重新建立與境外蠻族的聯系,斬斷邪獸族群的重要屏障。
“王將軍..”
或許未料到王在晉竟在如此緊要關頭“倒戈”,李國普一時語塞,臉上滿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邊境之外,更有傾巢而出的邪獸大軍,且有大批蠻族騎兵同行,怎能如此泰然自若?
“首相大人..”望著眼前有些“固執己見”的同僚,副首相劉鴻訓不禁輕輕嘆息,隨即拱手向著眼前的帝王稟告:“回稟陛下,既然如此,老臣懇請陛下再次開啟皇家金庫,犒賞英勇的戰士們,并派遣朝中貴族巡邊,以穩固軍心。”
實際上依照劉鴻訓的本意,巡視邊疆這等使命,最好由“皇族成員”來執行。
朱由檢作為光明帝國的帝王,理應坐鎮首都,輕易不得挪動,應當由其親自指定一名“皇室成員”代為履行。
然而,朱由檢作為先帝的小弟,已逝泰昌帝的幼子,再沒有兄弟能夠承擔此等重任。
雖然十王府中尚住著幾位閑散藩王,皆是萬歷帝的親生子,帝王的親叔父,但帝王與這些叔父之間的關系,因去年那場由光明黨精心策劃,企圖以皇室離京就封,迫使首相李國普辭職歸鄉的斗爭而變得微妙。
因此,劉鴻訓只好退而求其次,提議由京城的貴族代替帝王執行此等重任。
“嗯..”
聽到這話,內閣首相李國普便如泄了氣的風帆,無奈地倚坐在背后的椅子上,胸膛不斷地起伏著。
"既然如此,老臣愿離京,以古魔法犒賞我大明勇士!"
數息之后,內閣首輔李國普猛地抬首,聲音帶著決絕的自我推薦。
作為大明朝的首輔,他應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