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次日。
金色的陽光透過云層,籠罩大地。
大乾,長安城。
朱雀臺上。
武曌一身金黃色的龍袍,點燃竹紙,迎著百官高聲道,“竹紙清白,上達天聽,若竹紙招鬼,有損朕大乾士子文脈,扼其文運,朕當先見閻羅!”
竹紙燃燒,散發出一股青煙。
隨后,武曌又焚燒楮皮棱紙,但卻散發出滾滾濃煙,黑色的煙帶著刺鼻,朝著四面八方蔓延開來。
欽天監監正當即臉色一變,連忙高呼道,“黑煙滾滾,此乃大不祥啊!”
武曌也笑了,她朝著百官道,“這倒有意思了,竹紙燃燒其煙裊裊,但裴家的楮皮棱紙卻燃的黑煙滾滾?!?br/>
“諸公,孰優孰劣一看便之!”
此話一出,百官一陣錯愕。
但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武曌便又下了命令,召集百官齊聚御書房議事。
崔星河、盧文、閆征等人皆是趕去,很快,御書房內幾乎聚集了大乾最核心的一套班底。
原本眾人以為武曌要談論祭天一事,但直到踏入御書房后,他們才發現自己錯了,并且錯的離譜。
武曌一共宣布了兩件事,說話的聲音也并不大,但落在百官的耳中,卻如同驚雷炸響。
第一:一個大乾,圣人之言卻有數十種的解讀,這不是對她的背叛,又是什么?
因此,武曌決意統一注解,尤其是涉及科舉的圣賢之書,以翰林院大儒嚴羽的注經釋義為科舉的標準。
當然,武曌也并不反對民間對圣賢之意,有不同的解讀,這也與她無關,她還很鼓勵。
但這話落在百官的耳中,卻令他們齊齊嘴角一抽,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背后的根本原因——便是科舉!
這莫說能有多種解讀,但又有誰會進行多種解讀呢?
科舉入仕,這才是學子瘋狂的根本!
第二,武曌決意推行大乾報,一刊冤假錯案,二刊天下大事,三刊花邊新聞,主打的就是一個親民,她要令大乾百姓皆知這一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么大事。
這兩道命令一出,就猶如在平靜的深潭中陡然投擲出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朝著整個長安城擴散開來。
大乾報……面世了!
“……”
定國公府。
高陽一身白袍,他盯著活字印刷出的竹紙,不由得嘿嘿一笑。
他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杰作”,眸子極為深邃的道,“裴家主,這次本相的大禮,可真夠你喝一壺了了?!?br/>
“嘿嘿嘿。”
陳勝盯著一臉奸詐,幸災樂禍的高陽,心底不由得生出一股寒意。
光是看高陽此刻臉上的表情,陳勝便不由得對裴家心生一股同情。
“去,朱雀大街各個街頭,全都給本相擺著,大乾報剛剛誕生,一張只需一文錢!”
“是!”
很快。
陳勝走了下去,按照高陽的吩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