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辯機的心思
這辯機和尚也是個沉得住氣的人,不動聲色的道:"凈身,焚香,拜佛,是小僧每日要做的課業!"
"那我怎么聽說你幫著道藏和尚,翻譯編纂大乾西域記?"說著,他又道:"對了,道藏和尚呢,沒來?"
巡官面色有些尷尬,看了一眼辯機,旋即道:"道藏大師正在閉關,不見外客。"
"那行,不見就不見,本來還想跟他聊聊,看看他的大作,討教一二的,現在看,是沒戲了。"
秦墨嘆了口氣,心里已經清楚,不過,不是高陽就好。
李傳玉如何,跟他有半毛錢關系?
就算不是辯機和尚,那也是其他和尚。
就是可憐了杜有為,成了帽子王。
老杜家怕不是要變種了。
也是可憐。
"城外有千畝地,可是你會昌寺的?我觀那土地,似是荒地,怎么無人開墾?"
這幾年土地丈量的工作,一直在進行。
短短幾年時間,田畝數量就增加到了五億多畝。
不過寺廟,道觀的土地,一直都沒有丈量。
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知道藏匿了多少嫌疑犯。
沒有剃度的和尚,沒有度牒,這度牒是要經過朝廷審批的。
沒有度牒的和尚,算不得正經和尚。
辯機和尚道:"寺中人手不夠,租賃出去,也無人愿意,在京城討生活的人,只要不懶惰,賺得總比種地更多。
這一來二去的,地自然就荒蕪了。
再加上天下大興,糧食豐盈,百姓無饑餓,上有瓦片遮風擋雨,下有床榻容身休憩。
種地倒也不那么熱衷。"
說起來,辯機也有些無奈。
這還不是秦莊的鍋。
秦莊的農村合作社,早就大行其道。
他們自己村落的土地都種不完,大家伙都是集體勞作分配,然后分紅。
那里向以前。
賦稅多,天災人禍,糧食不夠,為了抵扣徭役,就只能多賦稅。
家中有老有小,糧食只夠糊口。
現在不一樣了,一日三餐,頓頓吃飽。
自家百畝地都種不完,糧食都收不過來,誰有空去種你的地?
以前還有放貸的業務,現在全都沒了。
六部銀行,嶺南發展銀行,利息低的要命,朝廷做靠山,有銀子都使不出去。
又不敢變賣土地,抓住就是大罪。
只能大肆招收僧侶,自行栽種。
可根本就栽種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