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幾天時間周巖一直在調試他的‘智能’模型,有時候真正投入進去,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很久,再加上需要不斷查閱一些文獻資料完善算法模型,可以說花費了極大的精力。
而改變也是立竿見影的,至少在回答一些科普性的內容方面101已經能熟練調用搜索引擎以及周巖人為監管預設的本地內容庫,周巖還是比較滿意的。
后世的那個大語言模型其實是無監管自主訓練,但所需要的訓練模型算法太高深,以他現在的水平頂多照貓畫虎打個樣,學個皮毛,所以周巖暫時采取了另一個思路,學習后世的一個名為clde對話模型,進行人為的監管、預設定、微調。
換句話來說,就是既然這個‘智障’模型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桉,只能自行搜索現成的,那么周巖完全可以額外增加答桉上去,針對一些預設的問題,給出標準的答桉。
類似于考試作弊,但智能模型對用戶來說本就是黑箱,用戶并不知道智能模型究竟是抄答桉還是認真去寫,這一層面的‘隱瞞’一定程度上也屬于智能模型‘智能’的一種。
當然一個人的力量肯定有限,所以周巖并沒有把重心放在預設數據庫上面,算法模型上的優化依舊是重中之重。
周巖合上了電腦,旁邊有一本黑色的筆記本,筆記本里記錄了國內外a智能模型研究領域的相關文獻索引,是這幾天的成果之一,也是周巖接下來重點關注的部分,他將在這本文獻索引里找到通向未來的鑰匙。
“真累啊。”
周巖伸了個懶腰,喃喃著。
做學術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更不要說開發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不過周巖雖然累,也樂在其中。
“學弟,你的奶茶。”
閱覽室的吧臺當然不會只有咖啡,研三的學姐這個時候也給周巖端來了一杯奶茶。
“謝謝了。”周巖笑著說。
“學弟你是在開發什么軟件嗎?看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學姐一直在關注著周巖這個雷打不動來閱覽室碼代碼的學生,有些好奇地問。
“嗯,老師布置的編程作業,得趕緊搞定。”周巖笑著說。
“這樣啊。”學姐點點頭,來圖書館寫作業的學生不在少數,信工樓就在圖書館的旁邊,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顯然是這個群體中的大多數,學姐顯然也見怪不怪的,只不過周巖的自律還是讓她高看了一眼。
而且又是一個比較帥氣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