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
因為趙駿隨身帶的東西他們都看過,除了中國地圖以外,在那本《自然與科學》書里有一份縮小版世界地圖,只要給地方,他們就一定能找到。
所以只要趙駿能夠完成科學基礎的體系,他們找到石油和橡膠,誰說不能搞工業化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趙駿說的最后一環——體制。
呂夷簡試探性問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在宋代能夠填補科學體系缺失的證明推導環節,并且找到石油和橡膠的話,能完成工業革命嗎?”
趙駿懶洋洋地道:“理論上能,但除非我祖上那些二傻子趙家皇帝不要江山了。”
“為什么?”
呂夷簡下意識問。
聽到呂夷簡的詢問,趙禎眼皮子又開始狂跳起來。
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然。
當呂夷簡問為什么的時候,趙駿就來勁了。
這小子似乎主打的就是一個叛逆。
狠起來連自家祖宗都罵。
就聽到他說道:“因為宋朝的體制,或者說古代的君主**制度就決定了缺少工業革命的土壤。”
“你們聽得懂什么是培養土壤嗎?聽不懂也沒關系,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有人說“北宋缺名將,南宋缺名相”。實際上北宋不缺名將,而是北宋戰爭比較少,缺乏培養名將的土壤。”
“澶州之戰后,北宋和遼國有一百二十年沒打過仗,通過歲幣交錢當保護費,維持了長達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僅有與西夏交戰,才有一個狄青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