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規劃北平城,回歸根本問題
他掃視周圍,官道兩側是沃野千里的農田,很多百姓都冒著酷暑,正在田野與河渠附近忙碌。
北平主河為桑干河,還有一條高粱河,著名的高粱河之戰,就發生在城池東南。
桑干河自西北往東南流淌,途徑北平城西南角,向著東南方而去。
沿河岸大量農民正在挖渠,雖然幽燕漢人對官府提出的有償服勞役的政策略顯抗拒,響應者寥寥無幾。
但官府組織挖渠還是愿意。
畢竟是自己家田地,如果不出力的話,一旦糧食歉收就得餓死。
前方就是北平府南城門,巍峨高大,城池高度堪比汴梁,甚至比汴梁還要更勝一籌,與長安、洛陽這樣的古都都有得一比。
趙駿的位置是在南城門之一的丹鳳門外,外面還有個甕城,叫做啟夏門,入甕城再過丹鳳門就是曾經的遼南京皇宮。
淺黑城墻刀刻斧劈,還殘留著不少凹陷痕跡,顯然是當初范仲淹攻打城池的時候,用大炮轟擊城墻所致。
通過甕城入城后就是遼國皇城,左右兩側分別應該是于越王廟與永平館,但趙駿只看到一片廣場,與當初看過的遼國南京平面圖差別巨大。
過了廣場靠近到皇宮,趙駿這才注意到皇宮外面的宮墻很多地方都有燒灼的灰黑,顯然這里曾經發生過一起非常大的火災。
“范公攻打北平的時候,遼人在城內縱火試圖阻攔我天軍神威,好在范公神機妙算,將計就計,大敗遼人!”
車隊在皇宮前停下,趙駿下了馬車,見他正看著宮墻上的痕跡,兼任北平府知府的楊畋介紹道:“如今焚毀的宮殿、宮墻有些拆除,有些稍作修繕,就是現在這般模樣。”
他們并沒有重建,只是把焚毀的宮殿拆了,一時顯得皇宮空蕩蕩的,很多缺少的宮殿讓建筑群看起來并不整齊,缺了幾分美感。
趙駿微微點頭道:“你們如今辦公衙署在何處?”
“在西面的清涼殿、臨水殿那邊,那邊靠近觀音湖,并沒有遭受到太大的火災損傷。”
楊畋指了指皇宮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