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良善者難成大事
很簡單的道理,熟人社會,誰犯罪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它的新政也大多如此。
如果是外來人犯罪,一打聽有沒有外來人就能鎖定大致目標了。
不過他也清楚,能說服朱元璋的真正原因,還是自己過往的表現。
還是那句話,朱元璋是個非常固執的人,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想法。
按照以前的經驗,他們敲定大致框架,細節交給下面的人完善。
而朱元璋有多固執,了解過他歷史的人都知道。
接下來,陳景恪就和朱標、朱雄英一起,討論如何給百姓松綁,又如何制定雇工保障法。
以往的算無遺策,種種改革帶來的正面效果,讓朱元璋愿意相信他的話。
而這對陳景恪來說又非常重要。
商業向來是被打壓的對象,重農抑商是施行了幾千年的政策。
要說激進,還要屬漢文帝,直接就將農業稅給廢除了。
而想要工業化,就要發展工商業,要放開對人身的禁錮。
攤丁入畝,看似很激進,實則并不算特別新鮮。
黃河改道,朱元璋自己就能看到其中的好處。
雖然最后難逃人亡政息的命運,但也給世人打了個樣。
百姓到達目的地之后,就要去當地衙門辦理暫住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