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挪殿
誰叫他們官職低微,又大多和曹德海走得近,受池魚之災。
“微臣所查一切詳實皆記錄在案,請陛下圣裁。”應天生把奏折高舉頭頂。
汪公公得到景文帝示意后,去拿奏折呈上。
景文帝翻看著,朝堂無一絲聲響。
原本與曹德海等人有些關聯的官員想為他們家人謀算一二,一聽到這私德不檢、強搶民女等罪名,都把嘴閉上了。
曹德海這一路人,人死了還不算,名聲也徹底臭了。
“陛下,曹德海有錯在先,居官不正,自食惡果,有墮其父聲名,本該休官罷爵以示正道。”
“但其父曹彥為國鞠躬盡瘁二十余年,更是為救先帝在戰場上以身殉國,先帝曾下命令保曹家爵位代代相傳。”
“念其先父功勛,曹德海又已經亡故,微臣建議留有爵位,不作處置。”正三品按察使何銘猶豫后開口,雖是坐實了曹德海的罪名,但也為他后代尋一線生機。
應天生是個官場老手,他舉上來的案子,沒有翻案可能,人證物證都齊全,他能做的只有這些。
他曾與其父曹彥上過戰場,并肩作戰五年,彼此情誼不淺,實在是不忍看他后嗣流落,才求情一二。
“微臣反對,先帝曾言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何況是他呢?先祖的功勛不是免罪令,”
“若是人人如此,豈不是人人都能仗勢欺人,以功頂過?那普通百姓還有一日太平嗎?”正三品副都御史楊卓出言反對。
有了這兩人開腔,許多大臣也紛紛發表意見,說來說去無非是罰與不罰的話。
“行兇者十余人,秋后問斬。”
“被曹德海連累的幾人,親眷多做安撫,賞白銀二百兩做為喪葬費用。”
“至于曹德海的處置,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