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請求
在燕京城的日子,過的還算平靜。夏郡王起兵造反的事,在燕京城中掀起了軒然大波。百姓們只詫異這英武勇敢的將軍居然是個亂臣賊子,心中唏噓,但談?wù)搸兹找簿土T了。一些聰明人嘖憂心忡忡,戰(zhàn)爭不知何時才會結(jié)束。更多的人卻是事不關(guān)己,青州里燕京城還有那么遠的距離,聽聞殷之黎主要帶兵在青州以南,而燕京城卻在北地。天高皇帝遠,百姓們心中自然沒有危機感,甚至覺得殷之黎的威脅,還不及當初成王來的大。
然而知情人卻曉得,其實不然。殷湛為了這一日,籌謀多年,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其實比成王的籌碼多多了。他的兵馬這幾十年來都沒有松懈過一日,一旦放出來,仿佛厲獸出籠,勢不可擋。而殷之黎從小被殷湛訓(xùn)練,當他溫文爾雅的時候,看上去像個無害的翩翩公子,當他作為將軍的時候,戰(zhàn)術(shù)精湛。且很有頭腦,先是從青州以南包圍。北燕的人們過了這么多年太平日子,早已疏于戰(zhàn)術(shù),竟被殷之黎一連拿下好幾座城池,丟盔棄甲。而殷之黎進城以后,也并未讓士兵燒殺擄掠,并不欺負百姓,反而十分有理,竟是要做出幾分仁治的意思。因此,被他收服的城池里的百姓,倒沒有劇烈的反抗。
倘若洪孝帝是個暴君,只怕過去那些戲文里的,百姓大開城門歡迎叛軍進城的事情就要發(fā)生了。好在洪孝帝還算個明君,否則憑借殷之黎的法子,不戰(zhàn)而勝也是有可能的。
青州以南已經(jīng)改朝換代,百姓們不大清楚,朝野之中的臣子卻是再清楚不過。許多臣子心中就有了旁的計較,這小皇子雖然在和成王的針鋒中勝了,可殷之黎并非成王。殷之黎最大的依仗是那只戰(zhàn)無不勝的殷家兵,而洪孝帝手下,新的將領(lǐng)還尚且稚嫩,倒是有只金吾軍,可惜多年不用,且當年的金吾將軍已經(jīng)死了,雖然肅國公自己帶命出征,但他可從來沒上過戰(zhàn)場,勝算有幾成,尚未可知。
朝臣們也是苦不堪言,這歷來改朝換代,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不想成為被犧牲的那個。才走了一個成王,就又來了一個殷之黎,可真是令人頭疼。
葉世杰將朝中的事情講給姜梨聽,越是這樣的關(guān)頭,越是用人之際。一些中庸之臣便選擇自保之路,唯唯諾諾不敢出頭,而葉世杰卻是年紀正好的青年,一腔熱血,直言不諱,倒是越發(fā)的被洪孝帝倚重起來。當然,他得器重得的如此之快,也和薛懷遠在背后指點脫不了干系。
葉世杰對姜梨道:“你爹……近來將我引薦給了他交好的幾位大臣,我看他的樣子,似乎是打算退讓了。”
姜梨笑了笑,道:“這個時候,對姜家來說,能全身而退已經(jīng)是最好的選擇了吧。”
葉世杰聞言,點了點頭,“也是。”
姜元柏上次自從和姜梨說過打算辭官的意思后,果真是在著手退讓的事了。只是和他交好的臣子頗多,朝中他的門生也頗多,一時需要處理的不少。但他總歸也是在一件件去做,尤其是,姜梨看姜元柏的意思,是打算留一些人脈給葉世杰。等姜元柏兩兄弟真正辭官后,許多年后,也許葉世杰能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再過不少年,姜家的子弟再入仕時,也許也能得到葉世杰的照拂。
官場就是這樣,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姜元柏做這些,不見得是多喜歡葉世杰,也是為了給姜家再留一條后路。不過對葉世杰來說,這也沒什么不好。這些人脈在姜元柏手里,是姜家的催命符,在葉世杰手里,卻能錦上添花,雙贏的事情,也沒什么不好。
“如果你爹辭官的話……”葉世杰道:“姜家應(yīng)當不會呆在燕京城了,你們打算去哪里?”
姜元柏做首輔這些年,也擋了不少人的路,雖然極大部分成王右相的人已經(jīng)被清理干凈,但難免還有漏網(wǎng)之魚。辭官后還呆在燕京城,難免不好。姜梨搖頭:“父親沒有告訴我他的打算。”
“聽你的意思,”葉世杰看向她,“你不打算這么做?”
“陛下已經(jīng)賜婚了,”姜梨微微一笑,“我遲早都是國公府的人,還能去什么地方?”
葉世杰盯著姜梨:“你就沒有想過別的選擇?”
“我沒有想過別的選擇。”姜梨笑道。
她看上去說的很認真,也沒有玩笑的樣子,葉世杰卻明白過來。他笑了笑,低聲道:“有時候,我還真羨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