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牛刀小試
在何雪晴辦公室愉快的交流了大半個小時,蕭良當即就決定將后續的廣告制作,都交給錫江日報社承接。
何雪晴此時的業務能力還談不上成熟,但在此時的錫江,蕭良相信也很難找到更好的選擇了。
再一個,蕭良雖然有著別人遠不及的豐富經驗,但接下來的廣告制作,不再是簡單的廣告語、廣告詞編寫。
諸多戶外張貼彩頁的排版、電視廣告的拍攝制作,沒有相應團隊及設備,蕭良個人能力再強,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錫江日報社作為全省最早內部引入競爭機制的事業單位之一,何雪晴作為中層干部,每年都有業績指標。
這次要是能拿下南亭湖果汁廠的廣告制作、投放等業務,相當于她今年三四個月的業績指標都有了著落。
何雪晴對蕭良、張斐麗自然是熱情無比,一再表示簽過合同她會親自負責后續廣告的制作。
負責是不可能都交給何雪晴負責的,蕭良也沒有那個時間。
他這次主要是借用何雪晴的團隊以及報社的設備,簽合同的首款附屬條件也是要廣告的策劃、設計、撰稿、排版等工作都直接對他負責,無條件配合他。
之前南亭湖果汁廠就在錫江日報、晚報密集投放過中縫廣告,何雪晴對蕭良的能力很是懷疑,但她對甲方還是能保持基本的尊重。
不過,下午將合同細節敲定,一系列廣告制作的細節也基本確定下來,就由不得何雪晴不對蕭良刮目相看了,知道人家看上去年紀輕輕,但既然能在一家工廠獨立帶領一支三四十人的銷售團隊,能力絕對不容小看的。
沒有足夠的時間,想要制作出多么“精良”的電視、報紙以及戶外張貼廣告,是癡心妄想。
不過,“精良”也是一個相對概念。
在蕭良眼里絕對談不上精良的廣告,在何雪晴、張斐麗以及日報社的廣告制作團隊成員眼里,也許驚艷談不上,卻足夠優秀。
這么多廣告內容,都是在短時間內制作出來,一次成型。
蕭良每天拉上張斐麗,趕到日報社,都會將當天的制作方案確定下來,然后井井有條的安排任務。
蕭良不僅參與平面廣告的設計、排版制作、文案撰寫,甚至還直接將電視廣告的分鏡腳本編寫好,親自下場指導一下運鏡及拍攝。
除了制作外,蕭良還跟日報社簽署投放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