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批發市場的新思維
見許建強很迫切期待跟他有直接的合作,蕭良笑著說道:
“說到合作,容易啊。不一定要共同出資做某個項目才算合作,我有心扎根云社做產業,我剛剛建議這里的綜合批發市場建成后,加強跟地方搞貿工聯動,就是有私心的。”
“宿云生物、南亭湖果汁廠以及衛雄印務做起來,也最多在這里占三個攤位,這算什么合作啊?”許建強疑惑的問道,“我白送三個攤位給你都成啊,只要我運營綜合批發市場一天,都不會收你們的攤位費。”
“只是三家企業過來擺個攤,肯定談不上什么合作。我想等手里資金寬裕些,下一步在云社做一個小規模的工業園區,推動一批小商品制造企業入駐發展呢?”蕭良問道,“又或者許總跟我一起合作投資建造這個工業園區,這個合作怎么樣?”
早期進入綜批市場進行批發零售交易的商品,技術乃至資金門檻都非常低。
倘若地方上能很早就有工貿聯動的思維,結合地方上現有的產業特點,有重點的進行扶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很容易形成產業集群的。
“你打算直接在云社投資做一個小的工業園區?”許建強微微一怔,沒想到蕭良下一步的設想會是這個方向。
工業地產投資在國外算不上什么新鮮事物,但在國內,由于絕大多數的制造業發展都比較滯后,在利用當下廉價的勞動力追趕發展同時,基本上還沒有哪家企業愿意為廠房租賃以及工業配備支付太高的成本。
這注定了國內的工業地產投資,早期是一樁投資規模小不了,收益卻又絕對高不了的買賣。
目前國內除了各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促進就業及地方經濟發展,大力推動各大工業園區建設外,許建強還沒有見到有哪家民營資本踏足這個領域。
即便是外資,目前也只有個別經濟發展相對較好的地區,這兩年嘗試引進國外有實力的工業資本進行合作,但投資規模都極其龐大,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投入;而且這些項目都是國家層次直接推動的。
例如錫江新加坡產業園,九三年就開始啟動建設,一期規劃四平方公里,投資大到難以想象,建成后計劃引進的也都是技術及資金密集型、投入產出比較高的外資企業。
“宿云生物目前是借果汁廠代加工,但果汁廠的生產能力有限,配套也弱,后續為了自身發展,也需要進行工廠及配套設施建設,”蕭良說道,“云社現在的工業基礎很薄弱,我們自己進行工業配套能力的建設的時候,前期肯定要會留出一定的余量。這個余量很可能長期都用不上,與其白白浪費掉,還不如多建些廠房出租,也算是為地方經濟發展做貢獻……”
蕭良想在手里資金相對寬裕之后,著手在云社投資一個小規模的工業園區,除了擴大宿云生物自身的生產規模外,還想著為地方經濟發展做些貢獻,同時也是堅實對抗范春江、梁愛珍之流的根基。
這些權衡沒有必要跟許建強說得太赤裸裸,這些想法他目前也只在許建強面前提及。
甚至在汪興民面前提及這些想法都還太早了,提了別人只會以為他好高騖遠,不會太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