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徐玉山的條件
當然了,將來收入拉開差距,蕭良知道肯定會有其他一些人不滿意,或者說不滿足,但他也不會理會太多。
即便徐立桓他們都有高中學歷,在九十年代初殊為難得,但果汁廠說到底就是偏于一隅的一家鄉鎮村辦企業。
蕭良沒有覺得他第一批挑選出來的九人,個個都堪大用;最終能有一兩個堪大用的,他就謝天謝地了。
其他人嗎,他也不覺得有什么責任或義務,要一直帶下去。
因此對今后有可能會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跟矛盾,蕭良也不以為意,他可不想玩“一碗水端平”的這種權術。
他沒那么心力。
現階段都是他拖著這些人在跑,也不怕他們造反。
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考慮。
他這艘船也不是誰想搭就能搭的;有人想跳船走人,往后也只是這些人后悔。
蕭良問他哥:“徐玉山教授那里,都有哪些材料帶過來?”
蕭良雖然這一個多月都沒有離開錫江,但也隨時關注他哥蕭瀟跟東洲工學院營養工程系徐玉山教授接觸的進展。
在果汁廠清庫存出了一定成績之后,他哥蕭瀟也有底氣開始跟徐玉山教授具體談一些合作的條件。
蕭瀟從提包里拿出一疊材料,遞給蕭良說道:
“徐玉山還是很謹慎的,沒有給太多的材料。這是徐玉山今年三月份剛申請到專利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認證材料,也有徐玉山教授這兩年所發表的幾篇相關論文。徐玉山的實驗室我進去參觀過幾次,還特意把市制藥廠的陳祝拉上走了兩趟,初步判斷是可以跟果汁廠的生產線銜接上,后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東洲制藥廠大中專本科學歷的職工不少,但碩士研究生以上的還是屈指可數。
陳祝在市制藥廠是工藝科副科長,算是技術大拿。
又因為陳祝碩本都就讀于東洲工學院,與蕭瀟算是師兄弟,私交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