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歸零
商議來商議去,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鴻臣全面接手嘉樂,才能初步恢復供應商、經銷商的信任,用草本涼茶,一點點恢復或者重新打通上下游的業務聯系,才能將高達一億兩三千萬的應收賬款,一點點從經銷商手里收回來。
然而鴻臣愿不愿意接手、以怎樣的方式、怎樣的代價接手,卻是眼下大家僵持的焦點。
朱瑋興黑眼圈很深,這半個月來幾乎沒有一天能睡踏實,此時坐在餐桌旁,一支接一支的抽著煙,不作聲。
朱鴻召雖說趕到東洲這幾天,表面上還能保持鎮定,與大家積極商討對策,但私下里不知道痛罵了朱瑋興多少次。
朱祎琳雖然話語權不大,但也是多次在給鴻臣總部的書面匯報里,不客氣的指出朱瑋興在獅山主持工作以來所犯的錯誤。
要不是朱瑋興太心浮氣躁,倉促搞什么新產能計劃,鴻臣還是能進退自如的。
最多壯士斷腕,虧損掉對嘉樂的兩千萬直接投資,而五六千萬港元的產能側投資,完全可以自組銷售團隊,從容不迫的先在東洲、錫江、秣陵等有限的地區,試水茶飲料市場。
朱瑋興搞的新產能計劃,太大而無當了,產能規模一下子放大了十倍。
他們現在要是強行中斷新產能計劃,已經投入的損失要怎么處理?
這里面有沈君鵬的投資,有地方銀行、信用社放出來的貸款,也有朱瑋興在香港籌集的投資。
香港籌集的投資,主要都還是朱鴻召半輩子結交的朋友、故人。
朱鴻召不能任性說對這些朋友的投資不負責,他就是自己掏錢,也要把這一部分損失給填上。
人活了半輩子,不能這點臉皮都不要。
要是強行繼續新產能建設,意味著現在就需要一支足夠龐大的銷售團隊去開拓市場,在華東地區率先建立新的經銷商體系。
要不然明年年中新產能建成,招聘數百名員工進廠吃灰?
直接接手嘉樂?
朱鴻召在商海沉浮半生,卻是輕易不敢動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