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有錢的煩惱
負責招商引資以及新鎮區拆遷、建設的工作人員,還會有額外的任務獎勵。
不談數千萬新增財政主要投入基建工程,背后所牽扯到的利益了,僅公開發放的福利、獎金,云社鎮政府工作人員,就已經比縣里高出一大截了。
那些在縣委縣政府機關坐班,平日看待下面鄉鎮像是看待鄉巴佬一樣的工作人員,心里怎么可能平衡?
倘若不實施稅收返還獎勵,云社新增的六千多萬財政收入,其實應該有三分之二,是要歸入縣級財政的。
除了溪口、宿城臨近市區,經濟發展起點較高,下半年多少還是能吃到一些推動小商品集中制造產業園的紅利外,全縣絕大部分鄉鎮,經濟發展很難短時間里就有起色。
這些鄉鎮年底為了給工作人員多一兩百塊年終獎絞盡腦汁,恨不得年尾多扒幾棟超生家庭的房子,怎么可能不羨慕嫉妒恨?
也虧得嘉樂科技爆雷,對獅山縣地方勢力狠狠沖擊了一把,令唐繼華坐穩了位子,要不然唐繼華這個年絕不好過。
因為唐繼華的決策,令原本應該歸入縣級財政的四千多萬稅收,都作為獎勵返還給云社了,誰心里想到這里,不罵一句?
關鍵這個政策執行下來,云社還將繼續享受兩年的超額稅收返還,兩年后才會跟縣里重新核定新的上繳基數。
要是云社明后年的財政開支,進一步提高到一億兩千萬以上,其中每年的獎勵稅還都在七八千萬以上,云社是可以說真正闊綽起來了,但也一定會在縣里以及其他鄉鎮引起更大的失衡。
比起別人的嫉妒,云社現在最頭痛的,是如何將這些錢花出去。
除開南亭實業收購果汁廠投入工業園的建設經費,云社年初做了一份兩千萬全年財政開支的預算,那時候周健齊還沒有辭職下海,范春江還是鎮長,就已經很狠的發揮了眾人的想象力了。
年中將預算追加到四千萬,加快新鎮區及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九月還追加對工業園的注資,加快中小商品集中制造區標準廠房的建設,結果到年底一決算,竟然還有一千多萬的財政結余。
有錢瞎花肯定不行,但有錢不花,也是資源的浪費。
同時還要考慮兩年后跟縣里重新核定稅收上繳基數,鎮財政收入一段時間內會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因此云社鎮要拿出合乎要求的財政預算方案,對汪興民、劉輝、梁朝斌他們還是一個難題。
蕭良這段時間也沒有將太大的精力放在云社,連南亭實業的日常管理都完全交給何雪晴、徐立桓、顧培軍他們接手,在原有的發展規劃上,一時間也說不出更好的建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