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譚文山的去向
“聽說你們贛江最近鬧得很厲害,事情已經有眉目了?”
譚超然到宛城市出任市長一職之后,手腕越發變得老練不少,據說現在宛城市,他這個市長是徹徹底底地得到了市委書記王學兵的支持在大搞舊城改造。
其實這個工作之前周揚在跟譚超然聊天的時候是好好地進行過探討的,這幾年外部經濟形勢不是十分好,內部經濟增長動力也出現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拉動內需和內部投資自然成為一種緩解經濟下滑的有效手段。
但是內需這個東西是跟經濟直接掛鉤的,經濟增長乏力,內需快速增長幾乎不可能。
周揚想出這辦法,還是得益于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大洋彼岸那位胡佛總統修建胡佛大壩的歷史案例。
20世紀三十年代漂亮國正值經濟蕭條時期,大量的產業工人失業,以工代賑的方式修建大壩既解決了工人就業的問題,緩解了就業壓力,而且提振了內部投資,塑造了這個有名的水利工程。
眼下的宛城市,隨著城市發展速度加快,市政建設尤其是老城區過于擁擠和陳舊的現象也導致了各種社會問題滋生,民生問題頻發。
在這樣一個時期利用低迷的經濟環境形成的空置人工和產業時機來完成舊城區的大面積改造,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
當然了。
有錢還是關鍵。
不過這幾年宛城市的財政收入得益于前期的高速增長,完成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還是完全可行的。
這也是為什么近幾年宛城市大搞交通建設,一口氣修建了好幾條地鐵的底氣所在。
“沒忙什么,剛吃完飯,這會兒正想著明年怎么搞經濟建設,怎么?你譚大市長打電話來,是不是打算跟我們贛江來個經濟發展聯動?我可是看上了你們高新區的幾個項目。”
電話里。
周揚一開口譚超然頓時就開始罵娘。
“美死你吧,我們自己現在都是窮的揭不開鍋,還救濟你?”
“不過有個問題倒是可以合作合作,高新區這兩年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之前你在淮東搞的那個新能源汽車城目前已經初具規模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