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再見譚文山
當然,他考慮的并不是問題本身,因為這兩個問題他已經思考了無數次,答案早就已經在腦子里形成了具體的方案。
他思考的是為什么譚文山會如此慎重地把自己叫到省里來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畢竟今天的周揚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愣頭青,面對譚文山這種省級大佬的考校,他知道每一步都必須慎重對待,因為這關系到自己的執政思想和理念的問題。
片刻后,周揚終于開口了。
“譚書記,這兩個問題其實可以合二為一并做一個問題來回答。首先我的態度是十分明確的,黃江的經濟發展是一個結果而不是目標,我認為目標應該是建立一套屬于黃江自己的脫貧和發展理念,最后實現長期的穩定和發展以及融入到整體的區域經濟發展之中。而旅游產業也好,其他的產業也罷,都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手段。”
“基于這個前提,我反對黃江過快過早地發展旅游產業,對于東江市推行的旅游產業規劃也不是十分贊同,原因有二。一是東江的發展應該是對標安山市,而不僅僅是為了發展經濟,即使旅游發展起來了,東江也不可能會超越安山,更別說徹底形成南江以南兩翼齊飛的經濟格局。二是東江的發展應該融入長三角地區的整體規劃和布局,旅游產業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方面,要想真正做到融入區域經濟板塊,我認為應該實事求是地找準自己的定位大力發展配套的優勢產業,比如現代農業,服務業,先進制造業。”
“至于黃江的經濟發展,在這個前提下,我同樣認為應該優秀發展這幾個產業,尤其是特色產業,例如水產養殖,我不敢夸下海口說黃江能怎么樣,但是我能肯定,只要把水產行業做出特色,至少在融入區域經濟這一塊,黃江是無可替代的。”
“……”
辦公室里,周揚洋洋灑灑地說了將近十多分鐘,而譚文山原本緊皺起來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
在譚文山看來,周揚在黃江的這一年確實沒有白干,至少在政治眼光這一塊算是歷練出來了,其中尤其有兩個問題讓他很滿意。
一個是周揚真正看清了南江省對于經濟布局的整體謀劃。一個是找準了東江和黃江的定位。
對于一個縣委書記來說這是極為難得的,說的夸張一點,周揚現在除了任職履歷的不足,自身的能力和眼光已經足夠擔任一個地市的負責人。
當然,他譚文山要的不是一個現在就去搞經濟的干部,而是一個能為他將來爭奪南江省執政權發揮力量的組織人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