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無法無天的周揚
接二連三地有高新技術突破不說,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也十分可觀,尤其是在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人工智能產業的布局以及生物醫療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別的不說,從周揚執政宛城市到現在,也不過區區三年的時間,高新區那邊已經有超過7家企業成功融資上市,這對宛城市整體的產業轉型和發展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期間當然有前期夯實基礎的因素,但是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南江省高新區的這條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算是走對了。
周揚不敢說在贛江成功復制這條經驗,但是合作還是可以的。
這一次由宛城市跟贛江市聯手,組織南江省高新區的企業代表團到贛江市的南山區進行調研就是為雙方的合作作準備。
南山區作為贛江的中心城區之一,不僅僅有比較好的產業基礎,而且電子產業園相對來說發展還是不錯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一塊匯集了西江理工大學、西江師范大學和贛江科技學院等幾所高等院校。
在中部幾省里面,西江在高等教育資源這一塊本身就沒有太大的優勢,贛江坐擁數所高等院校其實已經算得上是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也是周揚這一次把兩地合作的地點選擇南山區的一個重要考量標準。
“最晚3月初吧,這段時間老王去東海開會去了,我這個市長也不好越俎代庖。”
聽到話筒里譚超然的話,周揚倒是覺得果然還是到基層執政一方鍛煉人,否則以譚超然二世祖的性格,指定不會是這個態度跟王學兵搭班子。
不過王學兵去東海市開會的事情他也有所了解。
說到底還是羨慕啊。
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區位這個東西確實是羨慕不來的。
南江省雖然也是地處中部地區,但是東邊毗鄰國內經濟最為強勁的東海三角洲,本身又處于沿江經濟帶上,地理位置可以說跟西江完全就是不可同日而語。
宛城市作為南江的省會城市,這一次王學兵去東海,就是代表宛城市參加東海三角中經濟工作會議的。
如果不出預料之外的話,這次會議結束肯定又有一系列的合作框架出來,對于眼下正處于上升勢頭的宛城市來說,無疑是一次極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