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意想不到的任務
實際上沒有掉到倒數,主要還是得益于江灣區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遺留下來的商業底子在。
不過隨著目前整個東海市都在加速發展經濟,江灣區的經濟排名也是在連年下滑,桂紅英作為新任區長,肯定要發揮重振老區經濟的作用,這一點從此前桂紅英跟他談話中的內容也看得出來,這位桂區長顯然也抓住了問題所在。
但是從眼下掌握的情況來看,江灣區最大的問題可能還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發展的思想和導致的組織人事工作導向。
江灣區目前的區委書記馮嘯華是地道的老江灣,一路從區委宣傳部部長的位置上先后歷經副區長,區長和區委書記,在江灣區待了足足有十余年的時間,這在整個東海市都是極為罕見的。
要知道東海市作為國內經濟前沿城市,干部的培養工作是走在很前列的位置,像馮嘯華這種在同一個地方任職十多年的情況幾乎是獨此一家。
但是由此也看得出來市委市政府對江灣區的定位,或者說預期,那就是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寧可守住現在的局面,也不能大動干戈直接搞什么經濟創新。
然而兩世為人,周揚可能比桂紅英這位區長還要更清楚十年后江灣區的發展局面。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十年后江灣區因為三個重大戰略的實施,在不到幾年的時間里就會一躍成為僅次于兩個中心城區的第三大經濟大區。
一個是舊城區的改造工程。江灣區作為老城區,無論是居民區的設施還是行政區的基礎建設都極為陳舊和落后,很多老社區的拆遷工作更是猶如一團亂麻,幾屆區政府試圖在這個問題上面動刀子都無功而返。
最后正是桂紅英大刀闊斧地通過曲線救國的方式徹底扭轉了這個局面,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第二個項目上面,也就是沿江商務區的開發工程。
江灣區的地理位置其實是十分優越的,緊鄰著漫長的浦江河岸,相鄰的位置就是舉世矚目的濱江大道。
而沿江的這一帶開發工作卻十分之后,除了有大量的廢棄廠房以外,很多地方甚至是雜草叢生,根本就不像是一個發達城市的濱江河岸。
桂紅英當初的做法,就是利用這一塊地方作為談判的條件,以開發建立濱江商務區作為條件,吸引國內的投資集團參與舊城區的改造工作。
第三個自然就是周揚此前提出的關于設立江灣科創園地的想法,十幾年后江灣科創園地,說是整個東海市乃至全國的科創中心之一都不為過,除了成功孵化好幾家獨角獸科技企業以外,還吸引了國內一大批科技公司到這里設立研究所或者分部。
彼時的江灣區,已然成為共和國經濟改革和創新的又一個示范點,而桂紅英也是憑借著這份亮眼的成績,五十出頭就成了東海市執掌一方權柄的省部級高官。
……
禮拜一一大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