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番外之托思寄云
鄭氏嫁到沈府已有兩年了,這寄思院的松柏明月,凌云拂雪在她心里,如同自己的夫君沈誡般,在她不算冗長的歲月里驚鴻熠熠。
本是盲婚啞嫁,兩姓結好,可鄭氏早些時候是見過沈誡的,因此能嫁給他為妻,這本就是她自己爭來緣分。
娘家是鄭國公府的旁支,父兄一個在工部,一個在鴻臚寺,皆是靠著家族的榮光,閑情逸致聽差。
因此,鄭氏從兒時起就在等級森嚴的族中規(guī)矩里學會了默不作聲,她與兄長只需凡事看爹娘的臉色,說一些吉祥話逗長輩歡心即可。
十四那年,鄭國公為她庶出的次女佩娘挑選夫婿,雖說是庶女,但畢竟是國公府的小姐,宮里的娘娘貴人面前也露過一兩次臉,身份自然比旁人要高一等。
那時鄭國公夫人挑著玉京城的兒郎實在是花眼,可那庶女的生母仗著國公爺寵愛,左一個不滿意,右一個不合適,沒少國公夫人犯愁。
索性那年春暮,請了旁支親近的夫人去府里,美其名曰替小姐掌眼。
總之又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國公夫人平日里與鄭氏的母親交好,那日就請她挨著坐下。
鄭氏跟在母親身后的小繡凳上坐著,這樣的場合原本是不需她在的,只是到底是她也到了年紀,因而要兩個姑娘一起看畫像。
長輩們在前后圍著畫像一一討論,佩娘低聲在鄭氏耳旁道:“表妹可有喜歡的?”
自然是沒有的,鄭氏答道:“表姐莫要打趣我了,這畫像哪里看得出誰是誰。”
佩娘自小就養(yǎng)在她生母跟前,聽得最多的就是要嫁好人家,當正頭娘子,將來掌中饋教養(yǎng)子女。因此十分在意這些畫像里的男子,隨手那一副畫來就能將那家人的事講的滔滔不絕。
這也全仗著鄭國公寵愛她們母女兩個,否則一個姨娘和庶女,哪里曉得這么多。
今日到場的親眷都是明眼人,自然曉得國公夫人心頭的想法,又曉得那姨娘的打算,因此選來選去就挑了三個適齡的男子出來。
一個是顧府嫡幼子,一個是陳國公府庶子,還剩一個就是沈誡。
這三家都是在玉京有頭有臉的人家,最要緊的是年歲也相當,國公夫人看了也點了點了頭,與她先前挑的是大差不差。
鄭氏的母親細細思量道:“且不說這三家公子如今都在國子監(jiān),就只說門第自然是陳國公府最好,可顧家除了沒有國公府的門楣,手上是握著金吾衛(wèi)的,里子不差。再次才是沈家,雖說在江南是首屈一指,可在玉京城里倒不打眼了。”
那時沈老太爺在禮部做侍郎,沈誠也初入翰林院,雖說看著是欣欣向榮的模樣,可到底比不上在玉京根基深厚的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