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夏太后的政治智慧
任武離開后,秦王政轉過頭來,對著祖母問道:“祖母怎么看待任武此人?”
夏太后目光閃爍,似乎在思考什么,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無法無天一狂徒爾,但是秉性純良,不可相負,否則后患無窮,只可以使用利益,以恩情籠絡,其人武力出眾,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有聰明的智慧,實在是可怕,造化不公啊!”
秦王政微微皺眉,疑惑地問道:“祖母也沒有看見任武的武力,為何如此肯定,真武侯的武力強橫?”
夏太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嬴政,緩緩地道:“你還是太年輕啊,你看真武侯的自信,他可像別人一樣對你恭敬?”
秦王政仔細回想了一下剛才與任武的對話,然后思索著說道:“好像是很隨意,雖然恭敬,但是沒有一絲懼怕!”
夏太后點了點頭,說道:“這就是問題所在,他對自己的武力有著絕對自信,可以隨時擊殺他想殺的人!”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凝重,仿佛看到了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絕世高手。
秦王政心中一驚,他從未想過這個角度。他一直認為任武只是一個有些狂妄的家伙,但現在聽祖母這么說,他開始重新審視起這個人來。或許,真武侯任武真的如祖母所說,是一個擁有超凡武力和絕頂智慧的人。而這樣的人,如果不能成為朋友,那么就必須要小心應對。因為一旦成為敵人,后果將不堪設想。
夏太后看著秦王政沉思了一會后,繼續(xù)說道:“他言語間表達出對大秦的忠誠,不畏文信侯,更無懼秦王室,那句‘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便是最好的證明,也是對秦王室的一種警告,但既然他愿意與秦王室聯(lián)姻,那便沒什么大問題了,只是需要給趙姬和呂不韋一些警告。”
秦王政疑惑地問道:“難道就拿任武沒辦法了?”夏太后有些尷尬地說道:“關于任武的傳聞,我已向秦王室的行人求證過,那些關于任武的傳說皆是真實的。他能單人破城、殺伐決斷,無人能擋其鋒芒,百萬軍中來去自如,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般輕松,這些都絕非夸大其詞!”
秦王政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驚嘆道:“這還是人嗎?如此說來,豈不是想殺誰就殺誰?根本無法克制啊!”
夏太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之前你尚未親政,所以你沒有向祖母詢問此事,我也未將相關情報交予你。這確實是我的失誤,主要還是因為你太過年輕稚嫩,擔心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惹惱了真武侯任武。若是如此,秦王室可能會考慮更換秦王。”
秦王政聞言,惱怒地說:“他們怎敢?”
夏太后表情嚴肅且認真地回應道:“他們有何不敢?回想一下秦武王的先例吧,公子壯的府邸如今不都賞賜給真武侯任武了嗎?”
秦王政聽后,怔怔地出起神來,半天沒有說話。夏太后接著又說道:“作為一名王者,必須擁有廣闊的胸懷,包容整個天下。世間之事并非全部都能被掌控,比如人的壽命和命運。你祖父秦孝文王在位僅三日便去世,父親秦莊襄王更是僅僅在位三年便離世。這些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你難道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秦王政有些疑惑地看著夏太后,開口問道:“祖母,孫兒懂了,但還有一事不解。當年邯鄲那些侮辱我和母親的小人,現在已經被真武侯送到咸陽城來了!孫兒是否應該對他們展開報復呢?”
夏太后微微皺眉,反問道:“那任武對此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秦王政皺起眉頭,仔細思考著,回憶起當時與任武的對話,然后回答道:“任武告訴孤,只要開心就好,同時還提到王者應當具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
聽到這里,夏太后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輕輕點頭表示認可。
她語重心長地對秦王政解釋道:“任武并沒有隱藏自己的私心,他向你表達了可以選擇復仇,但要注意適度,不能過于放縱自己。作為一個王者,要有威嚴和儀態(tài),如果不復仇,可能會讓別人看不起;但如果復仇過度,又會給人留下殘暴的印象。所以,關鍵在于掌握好懲罰的程度,既要讓對方受到應有的教訓,也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秦王政聽后,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決定將那批得罪自己母子的邯鄲舊識罰作苦役,既遭罪又不容易死,不會被世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