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燕國亡,收服將渠,鞠武
燕國相國將渠下了城墻,馬不停蹄地趕到燕王宮,求見燕王喜。他一臉凝重地說:“拜見大王,如今真武侯在城外叫陣,要求燕國投降,不知大王有何打算?”
燕王喜聞言,怒不可遏地吼道:“你和任武一唱一和,關系甚好啊!難道你也想把寡人的頭顱獻給他們嗎?”
將渠面不改色地盯著燕王喜,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冷冽之氣。他緊緊地盯著燕王喜的脖子,仿佛隨時準備動手,嚇得燕王喜瞬間冷靜下來,額頭上冒出一層細汗。他急忙改口道:“寡人失言了,還請將卿不要多心!”
將渠深深地嘆了口氣,語氣幽幽的說道:“燕王陛下,我的弟弟將壑已經投降了,劇辛的八萬燕軍也已經全軍覆沒。您應該清楚,這城門是擋不住真武侯任武的。燕王陛下只剩下今晚一個晚上的時間了,請務必小心,千萬不要激怒真武侯。畢竟,沒有人能預測到暴怒后的任武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來!”
燕王喜聽完,整個人如同泄氣的皮球般癱坐在王座上,有氣無力地說道:“一切就拜托賢卿了,明天我們就投降吧……我不會做傻事的……”
次日清晨,燕王喜帶領著一眾大臣出城投降。他們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儀式,燕王喜親自實行了面縛、銜璧、肉袒牽羊之禮,表示對勝利者的臣服。大臣們也都穿著素服,整齊地站在燕王喜身后,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嚴肅的表情。身后跟著一輛輛裝載有棺材的車,這是一種古老而莊重的禮儀,象征著國家的滅亡和臣民的悲痛。
任武作為秦軍的代表,負責接受燕國的投降。他站在高處,俯視著燕王喜等人。當燕王喜行完禮后,任武高聲宣布:“燕國已經滅亡,你們現在都是秦國人。”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但沒有人敢反抗。
隨后,任武下達了一系列命令。他要求燕國全國無條件投降,并將所有軍隊和城池交予秦軍管理。同時,他還命令李牧和司馬尚負責整編燕國所有軍隊和城池。燕國的軍中將領官職保持不變,但會被調離原來的麾下軍隊。這樣做既可以保證燕國軍隊的穩定,又能避免出現叛亂。
此外,任武還為燕國所有降軍每人發放了一頃耕地,以安撫民心。將領們則根據軍中職務授予秦國爵位,這既是對他們的獎勵,也是對他們忠誠的考驗。最后,都尉李弘攜帶軍報,率領五千輕騎和五千步兵,押送燕王喜和燕丹及燕王家室,珠玉重寶,地圖等物,前往咸陽城,交付秦王。這場歷史性的事件標志著燕國的徹底覆滅,同時也預示著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正在加速前進。
真武侯任武坐在王宮大殿的王座上,目光沉靜的看著將渠和鞠武,說道:“將渠將軍,燕國還需要你來主持,我會給你請爵左庶長,但是你要在燕地進行改革,教化燕國人學習《秦律》,一切向趙地看齊!”
將渠神情恭敬的說道:“將渠身家性命都托付真武侯了,愿意以真武侯馬首是瞻,但有所命誓死相從!”
任武笑著說道:“將軍客氣了!”
將渠告辭去處理政務了,任武溫和的對鞠武問道:“鞠太傅一言不發,可是對任武有意見嗎?”
鞠武躬身施禮,說道:“真武侯言重了,只是鞠武身為貳臣不敢建言!”
任武平和的說道:“但說無妨!素聞君聰慧賢達,可有良策教我?”
鞠武說道:“真武侯連滅兩國,功勛卓著但是卻是站在峰頭岸邊,無進退之路。吾聞: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真武侯當思退路。”
任武笑著問道:“任武可有進路?”
鞠武說道:“伐六國而有天下,振長策而御宇內,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君臨四海而無極!但是缺少仁人志士,則帝業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