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鱉脫出甕,龍游入海》第七節
吉義殺死王靈之后,就已經料到自己率先于全天下殺死了一個節度使,朝廷必不能善罷甘休。否則別人也都殺節度使當玩,那還得了?而且這節度使還是貴妃的伯父,皇帝必然要追究,否則別人也都殺皇親國戚當玩,那還得了?后續必有大軍要來再度圍剿自己。
所以吉義除了派人到青萊道首府青州、齊兗道首府齊州打探消息,還派人千里迢迢到京城去打探。
結果朝廷果然大發兵,要來剿滅所謂妖人吉義。
朝廷之所以大發兵,除了上面兩點吉義想到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無憂天子要給蔡德音作主。這一點吉義可沒料到,其實卻是超過前兩點的更大原因。總而言之,就像探子在京師聽到的酒客談說:“妖人吉義,在劫難逃!”
吉義得探子報告,得知無憂天子派茶陵公主掛帥來剿滅自己。
驕橫跋扈的茶陵公主掛帥?聽起來不見得比貪杯好色的王大帥高明。然而,她人馬多啊!
羽林軍一萬。羽林軍是直屬于皇家的軍隊,只聽從皇帝的命令,其調動無須經過朝廷。其營地分布在皇宮與重要的行宮周圍,稱為御營。剛開國時,羽林軍堪稱天下最精銳的部隊,其將士都是開國元勛的家族子弟,將門虎子,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更重要是精神奮發,跟著開國皇帝打天下,無堅不摧。當年可是一等一的部隊。到如今,成了安插紈绔子弟的安樂窩。就為著羽林軍的待遇是全天下軍隊中最豐厚的,成了各權貴家族給不肖子弟所留的后路。各權貴家族子弟要是不中用,考不上科舉做不了文官,那就安排到羽林軍做個小軍官。跟隨紈绔子弟的幫閑走狗,也能跟隨到羽林軍當個小兵,混日子領軍餉。
虎賁軍三萬。這就厲害了。虎賁軍是禁軍的一部分,平日駐扎在京城內外。禁軍各部的戰斗力有強有弱,要看統帥治軍是否有方。虎賁軍的統帥項忠,官拜正二品執金吾,行伍出身的將才,那是有真本事的。項忠之能,與其有淵源的二袖深知,生長在京城的優卿桂兒也深知,就連吉義也早聽聞其大名。其實項忠的本事不亞于“柱國高、安國李”,只因那兩個到處出征,而項忠做了執金吾之后因為職責緣故,不能出征。執金吾就是專門保衛朝廷、守衛京師的。那為何不換個官職呢?因為自從先帝怠政,大權旁落,軍閥漸漸固化職權,項忠也是如此,虎賁軍幾乎成了項家軍,必須牢牢掌握,換了官職可就等于失去兵權了。所以這十幾年來,天下各路義軍,還有邊疆的外寇,都是“柱國高、安國李”那些去擺平,項忠只管做執金吾,不再離京出征。這次茶陵公主出征,項忠也不跟,但是奉旨派出了手下三萬虎賁軍,以其長子作為領軍大將。這支人馬,絕不可輕敵。光是這支人馬,就比上次來圍剿吉義的王靈大帥三萬人不知強多少倍。訓練有素、號令嚴明的精銳正規軍,不是七拼八湊的雜牌軍可比。
還有一個吉義甚為忌憚的死敵——花鶴卿!花鶴卿一直派西司爪牙追尋殺子仇人吉義蹤跡。當知道吉義原來就是化名為山士武的土豪之后,花鶴卿已經坐不住,想要親自找機會去擒拿吉義,押回京城千刀萬剮示眾。這下吉義殺了節度使,無憂天子親自下詔擒拿吉義,花鶴卿當即請纓,要跟隨茶陵公主一起去。“妖人吉義猖獗,奴婢情愿充當隨軍法師,必擒妖人,為圣天子分憂。”如此一來,既報私仇,又可討取皇帝歡心。否則花鶴卿從前深受先帝與太后寵信,如今卻被木易二公排擠,已經被皇帝疏遠了。
不單花鶴卿,要來擒拿吉義討皇帝歡心的御法師還大有人在。光是探子探聽到的,此次要隨軍的國師就有四個!祭酒二十多個!教授還不知道有多少。
外面地方上連一個教授級的御法師都罕見,京城里卻很多。這就像七品官,一個縣就兩三個,縣令是正七品,縣尉是從七品,主簿或是從七品或是正八品。京城里的七品官卻不計其數,光是朝廷的御史,就有一百多個,全是正七品。教授級的御法師,品級和俸祿相當于正七品以上,比縣令只高不低,地方上罕見,而京城里很多。
擒拿妖人吉義,討取皇帝歡心,這樣的差事一大堆御法師搶著要干,何止花鶴卿一個?所以此次出征的隨軍法師陣容,空前強大……
吉義真不是怕茶陵公主,也不怕娘子軍、羽林軍,但得知虎賁軍也要來,花鶴卿也要來,還有諸多其他御法師……吉義當機立斷,不打第二次反圍剿之戰,按兵法,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正所謂“交戰有五法”: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不能守則走,不能走則降,不能降則死。
吉義這點人馬能迎戰么?不能。
能據險而守么?也不能。
能投降而請求招安么?做夢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可能,也不干。倘若朝廷有道,則一早就該為朝廷效力,哪里會做反賊而被招安?而今朝廷無道,則必須斗爭到底,大丈夫要以國家為懷,只有流血奮斗去追求建立新朝,重新安定天下。這個時候吉義已經有了這個斗志和覺悟,哪怕朝廷招安也不會接受。
排除了這些可能,不能戰,不能守,不能降,那就只剩下死和走兩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