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端
確認了死者的身份后,李星鷺直覺不妙,她生怕這樁命案又牽連到自己,因而不敢停留在原地。
但在她轉過身的一瞬間,方才家宴上的眾人已然被簇擁著出現在譚老爺居住的霽月院門口,而領頭的正是葉姨娘。
這熟悉的情景,幾乎和譚秀林被害身亡的那晚一模一樣——案發現場只有她和死者,又那么‘湊巧’的被一群人撞見。
沒錯,李星鷺不相信這只是一個巧合。
她前腳才到書房發現了慘死的譚老爺,后腳就被一群人撞見她獨自待在案發現場……這不是和花燈節當夜她被打暈在譚秀林的尸體旁邊異曲同工嗎?
距離她上一次洗脫冤屈才過去多久?
李星鷺有些無奈,她懷疑自己是有些倒霉氣在身上的,要不然怎么回回都能遇上這種被人陷害的圈套呢。
“老爺!”
連尖叫聲都和那晚一樣,只不過——李星鷺看向發出哀鳴的葉姨娘,對方遠不如直面女兒尸體的譚夫人堅強,高喊一聲后就直接暈了過去。
譚老爺的其余幾名妾室也被嚇壞了,緊跟在葉姨娘身后當場倒下。
年幼的四公子和五小姐被手疾眼快的下人抱走了,免于因看到父親詭異瘆人的死狀而留下陰影,但二公子譚騰揚和三公子譚騰逸就沒那么好運了,在瞧見譚老爺的尸體后,他們一個驚恐交加以至于腿軟站不穩、另一個直接到旁邊吐了起來。
四小姐譚梓茵亦是臉色煞白,但譚老爺的眾多家眷中,竟然只有她一個人敢踏進書房里湊近去看他的死狀,甚至撲在地上為他痛哭。
觀察了一出鬧劇后,李星鷺有些意外和吃驚——這群人沉溺于恐懼和悲傷之中,居然沒有一個站出來責罵指控她,這倒與她預想中的發展不太相符,畢竟同樣的處境下,在譚秀林一案她都差點被拖進縣衙大牢了。
“你這個狠毒的死丫頭,竟然對老爺下此毒手!”
還真是想什么來什么,李星鷺循聲望去,只見管家譚貴正強裝鎮定地用手指向她、卻沒有掩飾好周身的顫抖——方才她竟忽略了譚貴,沒想到第一個發難的人會是他。
“譚管家何以如此果斷?奴婢從舉辦家宴的正廳來到霽月院的書房至少需要一刻鐘時間,而你們幾位很快就趕到書房,期間的短短一瞬息根本不足夠讓我殺掉一個大活人。”
李星鷺沒有喊冤叫屈,她知道這里沒人關心一個婢女是否冤屈,但定然有人希望抓住殺害譚老爺的真兇、而不是任其逃脫罪責,所以她必須有條有理地證明她不是兇手。
“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