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戲
孟貴妃說章軒與黃昭儀的大宮女安兒是舊情人、疑似藕斷絲連,黃昭儀告訴她章軒與孟貴妃的大宮女采薇存在私情。
如果她們二人都沒有說謊……那章軒對后宮嬪妃身邊的大宮女還真是情有獨鐘。
大概是這想法太過荒謬,李星鷺忍不住笑了一聲,然后在黃昭儀的注視下重新端正神色:“據(jù)微臣所知,與章統(tǒng)領傳聞頗多的是您原來的大宮女安兒。”
“是貴妃娘娘告訴你的吧?”
黃昭儀的語氣似有咬牙切齒之感,但隨之而來的只有代表著隱忍的吸氣聲,沒有爆發(fā)怒火。
李星鷺因此心下一松,同時模棱兩可地答道:“宮中知情者數(shù)眾,至今那些傳聞也不曾被遺忘。”
反正就是不明說她的情報來源,畢竟無論如何她都是長公主舉薦的人,肯定不能讓長公主的母親孟貴妃留下話柄。
“那些個愛嚼舌根子的,還有張氏那個潑婦,若非他們,安兒又何必自盡尋個清靜?”
所幸黃昭儀并未糾纏,而是露出一種憤懣的情態(tài):“凡事不都講究先來后到嗎?安兒是先來的,她本該明媒正娶嫁給章軒,只不過陰差陽錯,兩人才分隔陌路,張氏怎么不怨章軒、不怨許配婚事的父兄、不怨……她怎么偏偏要進宮來鬧安兒?”
話語中的停頓很明顯,想來省略的人是宣文帝,因為章軒與張氏的婚事是宣文帝做主賜下的,婚姻不美滿自然有宣文帝的一份責任,但黃昭儀不能對其明言指摘,只得囫圇著省略過去。
“安兒死了不過幾個月,貴妃娘娘身邊提拔了一個名叫采薇的大宮女,采薇五官神態(tài)間居然與安兒有六七分肖似,本宮見她第一面就預感不詳。”
發(fā)泄過怨氣后,黃昭儀沒再浪費時間,立即解釋起前因后果:“果然,本宮很快就收到宮人報信,稱有侍衛(wèi)與宮女私相授受,這是重罪,一般人可不敢觸犯,本宮心知事出有異,便遣人守株待兔查明那二人身份——侍衛(wèi)當然不是侍衛(wèi),宮女也不是普通宮女,怪道她們那么大膽子。”
白月光自盡了就找一個與她長相相似的朱砂痣,這不是替身文學嗎?原本正在專注傾聽的李星鷺也不由在心中腹誹了兩句。
“章軒與采薇的私情至少從今年七月就開始了,本宮一直心存疑惑,這章軒已然喪妻,為何不給采薇一個名份將其迎入章府?無論二人身后有誰做靠山,在宮中私通也終究是個隱患。”
黃昭儀眼角眉梢一并挑起,顯出幾分戲謔:“直到采薇失蹤、章統(tǒng)領身死,本宮才明白原來采薇最大的作用根本不是拉攏章統(tǒng)領。”
話音已盡,黃昭儀的提示點到為止,而李星鷺最擅長的就是順著一點線索浮想聯(lián)翩。
長公主或者孟貴妃找來一個肖似安兒的宮女采薇,令其接近章軒,章軒是保皇黨,他不會輕易因為美人計而動搖,所以采薇充當?shù)慕巧⒎谴嫡磉咃L的美人,而是手握利刃的刺客。
章軒死了,明確投靠長公主的吳珉就能上位,一條完整的殺人動機自此構(gòu)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