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配得上這位子的詩
朱棣還在指著月亮吟誦時,朱楩便和袁巧兒咬著耳朵“巧兒你要不要先來一首?”
袁巧兒聽他這個提議頭都搖的飄了起來,朱楩好笑道“那我待會兒沒詩了怎么辦?”
袁巧兒糯嘰嘰的湊到朱楩耳旁說道“我會提示你的~~”
朱棣念完也是一片掌聲,畢竟大明可是將岳飛將軍畢生夢想完成了的,收復燕云十六州讓中原百姓不再受到草原鐵蹄的踐踏。
方才的三首,朱元璋先是來了首靜夜思把氣氛調動調動,朱允炆接著一首應題又應景的蘇軾的水調歌頭,也代表了他在洪武皇帝之后文皇帝的地位以及身后的文人集團。
而與之相反的便是朱棣一首滿江紅,不僅是他作為皇子,作為武將充滿了對奪回煙云十六州的豪情,更是告訴大家自己是武將一派。
這會兒輪到朱楩了,也輪到他犯難了,讓袁巧兒做代表來一首當然是玩笑,可現在他無論是念一首文詩還是念一首武詩,都是有站隊嫌疑的,這也不是他多想,其他皇子念什么都無所謂,關鍵的關鍵就是,他現在可以算是焦點,畢竟已經當了出頭鳥了,再想把頭藏起來就不可能了。
稍微愣了一秒左右,袁巧兒拉拉了拉他的袖子提醒“到你啦,殿下~~”
這軟軟的聲音把他的思緒又帶了回來,也多虧袁巧兒,讓他有了一個新選項,既然文也不能武也不得,那就只能來首情詩了,不僅能巧妙化解站隊嫌疑,還很符合他的人設。
朱楩微笑的看著袁巧兒念到“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眾人一下也沸騰了,不少妃子都在嬉笑著說袁巧兒真是獨得老十八的專愛,多么偶像劇的情節,朱楩這可算是當眾表白了,袁巧兒本就因為酒精而略紅的臉,這下更是紅到了脖子,之前中央街道的親親,周圍也只是不認識的路人
現在可是當著一眾家里人呀,雖然很多人現在都不認識,以后肯定是都要認識的。
袁成媳婦兒也是興奮的拉著袁成的手在那搖著,袁李氏則是見周圍的人都聽明白了,自己只能讀懂略微簡單的前半句,便問著身旁袁洪這后半句的意思。
袁洪也是嫌棄的解釋道“就是說,人殿下想和咱巧兒像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相互照亮,相互輝映的意思。”
袁李氏聽完解釋也是笑的合不攏嘴,一個勁的夸贊袁洪運氣好,陛下把這么好的兒子給他做姑爺。
朱元璋也開始打趣了“得了,知道你小子疼媳婦兒了,這點像我,你倆回去之后再膩歪。”
大家也都笑了起來,接下來就是朱橚,朱柏,朱植他們這些皇子,開始順著下去了,期間也有重復的,或是表達了中秋卻沒帶月字的,都統統罰了酒,就這么繞了兩輪
又回到朱元璋這兒的時候,朱元璋說道“這都兩輪了,全是引用的先賢詩句,到現在還沒聽你們有誰能念一首自己原創的詩呢。”
朱元璋又想了想“或許是定了月字為題,有些限制了,這第三輪就自由發揮,自己創作,全場來評,最優者賞。”
這對于創作者來說命題作文確實不好做,這不限題目只比創作,不少人都來了興趣,比如這十二皇子朱柏,在歷史上他也不折不扣的是位詩人
至于像朱棣這樣的戰斗狂人,對于作詩便沒什么天賦了,所以興趣不大,也不準備參加。
朱允炆其實在詩詞上也沒什么天賦,他這讀書都是以四書五經以及治國韜略這些為主,對于詩詞歌賦上面主要還是靠背誦。
朱允炆由于是皇太孫,也得做做表率,于是隨意做了一首,開個頭,也就罷了,沒想著能有多驚艷眾人。
第二位饒有興致的便是這湘王朱柏“本王此前于藩地時,因仰慕張真仙人,遂前往武當山尋之未果,便所作一詩,今日愿與諸君共賞。”
朱柏說罷,拿著扇子,走到臺中,朝朱元璋行了一禮之后,便開始了吟誦。
“贊張真仙詩
張玄玄,愛神仙。
朝飲九渡之清流,
暮宿南巖之紫煙。
好山劫來知幾載,
不與景物同推遷。
我向空山尋不見,徒凄然!”
朱柏念完之后,長舒一口氣,眾人也都細細品鑒起來
這首詩描寫了朱柏對于張三豐的神往,雖是好詩,平仄押韻,但是缺少些神韻,只是一首這個年代的追星族為偶像寫的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