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提上日程
“難道是沐春泄的密?”黃子澄問到
練子寧回到“應該不是,你看岷王說出胡蒼漢的時候,連他都是蒙的,顯然他事先也不知道?!?br/>
齊泰緩緩說道“應該是他自己猜出來了,但是怎么猜的不得而知,而且能提前做好這些應對就讓人不得不佩服,今日我也算得見了,往后再從長計議吧,這局我們敗了?!?br/>
就在這三人議論紛紛之時,此刻的朱楩卻是滿臉喜色地與袁洪、沐春并肩而行,朝著宮門之外緩緩走去。經歷過朝堂之上驚心動魄的一番爭斗之后,沐春心中已然有了定論,從今往后在云南這個地方,自己就跟著朱楩混了。
畢竟,盡管朱楩尚未年滿二十,但無論是其實力之強大,亦或是心機之深沉,都遠非已至而立之年的沐春所能比擬。尤其是方才那場朝堂斗法,更是令沐春對這位年輕皇子佩服得五體投地。于是乎,沐春下定決心要抱緊朱楩這條大腿,相信只有這樣,方能讓自己在風云變幻的官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朱楩將沐春等人送回到驛站之后,自己又與袁洪二人接著往袁府回了
先前在奉天殿下朝之后,朱元璋就讓他們單獨留了一下,畢竟沐春也很久沒有回過京城了,朱元璋就讓他們別急著回去,在京城多呆一些時日,辦了慶功宴再回去,而朱楩則是被朱元璋要求要呆到過完今年的中秋,等袁洪整備好后軍的十萬大軍后和袁洪一道回去。
朱楩對此倒顯得毫不在意,因為他心里很清楚,這次對安南發動進攻絕非易事,并不能像以往那樣通過偷襲或斬首行動來輕松解決問題。
要知道,麓川和安南的情況大相徑庭。麓川只是一個由土司管理的小型部落聯盟而已,其組織結構較為松散,就跟北方的韃子類似。只要將那些為首的幾個首領給抓了,底下的部眾自然會作鳥獸散。
然而,安南卻截然不同,它可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獨立國家??!并非僅僅抓住皇帝便能萬事大吉。因此,這場戰役注定是一場實打實、面對面的正面交鋒,沒有絲毫取巧之法可言。因此,對于此次進攻安南一事,朱楩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燧發槍編隊之上。只要擁有數量充足的燧發槍,并能夠成功組建起強大的槍陣,那么他們便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正面戰場上一路橫掃而過。
然而,要制造出這些槍械并非易事,而且速度也不會太快。當他啟程返回京城時,手中僅有區區二十把而已。此外,他還帶回了十把回京擔任保衛作用。要想組成一個完整有效的槍陣,至少需要一百至兩百把槍支才夠。鑒于此種情況,朱楩決定立刻修書一封給解子倫,催促其加快生產進度,力求在明年春節來臨前能夠造出整整一百把燧發槍來。
由于制造槍支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耗費一定時日方能完成,在此期間,他相對較為閑適自在。畢竟,兩路軍隊皆設有各自的總兵統領負責相關事宜,諸多瑣事無需他親自插手干預。
此外,朱元璋給他擴充后的岷海衛規模已達四倍之多,擁有整整四個衛所的編制,其兵員數量起碼也有三萬至四萬之眾。不僅如此,還有袁成與陳河進行統領,其中更有特種部隊,火槍隊等特殊兵隊,再佐以他獨有的練兵之道,整體戰力勢必凌駕于那兩路大軍之上。
回府的路上翁婿倆這聊天就沒斷過,除了關于安南的的事情,還有來自于老丈人的催生
“殿下,你和巧兒打算什么時候提上日程呀?”
朱楩一愣“什么提上日程?”
袁洪斜眼一看“裝什么傻,當然是讓我報大外孫的事兒?。 ?br/>
朱楩嗨的一聲無語的說到“哎呀,岳丈大人,您這別著急呀,我和巧兒都還年輕,您也是當打之年的,不用這么急吧?!?br/>
袁洪話風一轉“我這也不是著急,主要是你這不馬上要出征了嘛,這一打起來,沒個兩三年怕是拿不下安南這么大塊土地的?!?br/>
朱楩想了一下,其實照他來看,兩三年有點夸張了,不過還是有可能要打個一年半載的,畢竟光是大軍趕路就需要時間
“嗯,確實,但其實咱們打完了回來再要也不遲呀?!?br/>
袁洪沉默了半晌就這么和朱楩往袁府走著,一路上幾次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讓一旁的朱楩有些摸不清頭腦。
朱楩見袁洪這樣子也是也是直接就問到“岳丈,您這有啥想說的不妨直說呀,咱們翁婿兩還有啥不好開口的。”
袁洪左右看看,然后拉著朱楩到了路旁的小巷子又左右看了看,確認沒人之后才開口說到“殿下,我接下來要說的可能有些大不敬,但事關巧兒我還是要說?!?br/>
朱楩見袁洪一臉嚴肅的樣子,也躬身行禮說到“岳父但講無妨?!?br/>
“殿下,你是皇子,巧兒這丫頭也算命好嫁進了皇家,還能嫁給我認為陛下諸位皇子中無論才學還是能力都名列前茅的你,我也真是替自家丫頭開心。”
朱楩嘿嘿一笑“岳父過獎。”
“但是,也正是因為殿下是皇家子弟,殿下也知道皇家祖制,此前的已故的太子,秦王、晉王他們沒有子嗣的后妃都以身殉葬了,此次南征,雖然我一定不會讓殿下有任何危險,但你遭到刺殺這個事情,還是讓我不免擔憂起來,若你我在南征之中有個什么不測,我也不希望自己養大的丫頭,就這么….”
朱楩這才想起來,大明可以說是歷史上漢人王朝里最硬氣,也是名列前茅的強盛,雖然后世對大明王朝稱贊不已,但是卻有一個飽受詬病的陋習,那就是活人殉葬制度,這個制度可以說自秦朝開始就已經被廢除了,但是到了老朱這里他又給撿了起來,一直到那個被后世戲稱瓦剌留學生的英宗朱祁鎮時期才給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