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給您的信
安南權貴們這些天一直都在城里花錢買東西,而袁巧兒和柳柳由于好久沒有見到她們的大姐了,所以非常想念她。因此,這幾天都是由大姐帶領著在城中游玩。與此同時,朱楩和袁洪則在韓府中下棋。
朱楩和袁洪坐在院子里的樹蔭下,但他們并沒有感到一絲涼意。邕州府可不像昆明府那樣四季如春,相反,這里更像是四季如夏一樣炎熱。盡管現在已經到了八月份即將進入秋季的季節,但仍然像在蒸籠里一樣悶熱,而且空氣中的濕度也很高。
盡管兩人剛從更熱的安南回來,但想到這里的氣候,他們還是覺得昆明更加舒適宜人。于是,他們不禁想放棄回京的計劃,直接轉頭向西回到云南。
不過邕州的菜式倒是與昆明的完全不同,雖然這兩個地方也是以米粉為主的城鎮,但制作方法卻完全不同,昆明府的米線質地脆軟,易斷,米粉更易入味;而邕州的米粉則更加筋道有嚼勁,吃米粉時多以湯底為主,此處的湯底又喜愛用田間螺肉配合豚骨熬湯,味道非常濃郁。
不僅如此,邕州潮濕炎熱,當地人更喜歡吃酸味食物。其中,腌制的酸筍更是名聲在外,它脆嫩多汁、酸爽無比,讓人回味無窮。盡管酸筍的味道有些刺鼻,但聞久了卻也能感受到它獨特的魅力所在。
朱楩與袁洪在下棋的時候,他們的身旁總是擺放著一碟裝有酸筍的小碟子。每當棋局陷入僵局,他們就會夾起酸筍放入口中咀嚼,讓那獨特的味道在舌尖蔓延開來,以此來喚醒大腦,尋找破局之法。
今日兩人正在下棋時,只見韓聞手拿一封信函匆匆忙忙地回來:“岳父,殿下,京中出事了!”
袁洪聽到這句話,急忙站起來,從韓聞手中接過信箋,焦急地問道:“出了什么事?快讓我看看。”
袁洪打開信函,快速瀏覽其中的內容,臉色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與此同時,韓聞站在一旁,詳細地解釋道:“這封信函是關于朝廷科舉放榜的消息。原本按照規定,榜單應該在年初就公布,但不知道為什么直到現在才放出來。我這里也有學生參加了今年的科舉考試,因此對這件事情比較關注。”
朱楩倒是像知道答案一般,他對此并不感到驚訝或在意。相反,他悠閑地坐在那里,享受著美食帶來的滿足感。他一邊嚼著鮮嫩可口的筍子,一邊面帶微笑,仿佛周圍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韓聞看著朱楩的樣子,不禁感嘆他的淡定和從容。然而,韓聞并沒有停下話頭,他繼續說道:“今年春闈開科取士的結果卻引起了軒然大波。令人震驚的是,這五十一名中舉的學子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這個消息傳出后,北方的學子們憤怒不已,紛紛上街鬧事,要求公正對待。此事引發了陛下的震怒,他下令徹查此事,并將主考官劉三吾與白信蹈下入獄中。就連負責復審的張信也受到牽連,被一并查辦。就在這時,陛下決定重新舉行殿試,親自點選了六十名及第的學子。而這一次,所有的進士都是北方人。好在殿下您在安南取得大捷的戰報及時送達,陛下才沒有進一步追究劉三吾等人的責任,只是讓他們繼續被關押著。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好消息,恐怕劉公等人早已性命難保。”
袁洪聽后,不由得感嘆道:“這么說來,他們能夠活命,還是多虧了殿下啊!”
朱楩邊吃著酸筍,邊連連擺手說道:“哪里哪里,岳丈過獎了,我只是公事公辦,這完全純屬巧合罷了。”
這時,韓聞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開口道:“對了,殿下,這封信其實是夏元吉寄給我的,他還有一封專門寫給殿下您的信呢。”說完,他便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遞到了朱楩面前。
朱楩接過信,心里不禁泛起一絲疑慮,雖然夏元吉一直與他交好,但是寫信這事兒還是第一次。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信封,仔細閱讀著里面的內容。然而,當他讀完后,卻發現這封信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一封以朋友身份訴說近況的普通信件罷了。
朱楩又仔細地看了一遍,終于在里面找到了幾處讓人覺得很別扭的地方,仿佛這些事情都沒必要特意提一下似的。而其中的兩句話更是引起了他的特別關注。
第一句是:“這次科舉放榜之后,春榜學子因有舞弊之嫌,陛下本準備棄之不用,但太孫仁厚,還是將其全部收入門下。”接下來的內容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廢話,然后才是第二句關鍵信息:“因學子入仕,朝中各部深慮恐各位親王府中可用之人不足,遂派得用之人前往各王府,一來可以助打理王府,二來可以歷練,以便以后回京能有實績。”
乍一看,這兩句話好像毫無關系,但朱楩卻越想越覺得不對勁。他知道,六部里的官員一般都是滿額滿編的,每次新科考試選拔出來的人,要么被直接派往地方任職,要么就是因為朝廷里有老人退休或崗位出現空缺,所以才會補充新人。每次選拔的人數大約在五六十人之間。然而,這次竟然選出了整整一百多人!這個數字實在讓人感到蹊蹺。
原本,朱元璋打算放棄南方的考生,不再錄用他們。但是,朱允炆為了拉攏人心,將所有南方考生都收入自己的太子府。沒過多久,六部就傳出消息要放出一批官員到各親王府去基層鍛煉,這一切都讓朱楩感到十分疑惑和不解。
雖然有可能是朱允炆為了讓手中的五十多名學子進入六部,而六部無奈之下只得釋放部分人員前往基層,但這種概率極低,甚至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畢竟這些學子雖然都讀過書,但在處理朝廷政務方面卻毫無經驗,完全是新手。
六部尚書可不是傻瓜,他們怎會輕易放棄辛苦培養出來、用起來得心應手的人才,而去換取一批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呢?這樣一來豈不成了培訓機構?況且,一旦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就得承擔責任成為替罪羊。
因此,只有一種可能:這五十名被東宮招攬的學子,正是此次被派遣至各親王府的那些六部官員。東宮先將他們納入麾下,隱藏他們的蹤跡,然后安排他們進入六部獲取一個身份,最后直接派遣到諸王身旁,時刻監視諸王的一舉一動。這是朱楩根據歷史進程和當前形勢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性。
這些來自南方的學子們,對于即將成為儒君的朱允炆有著與生俱來的好感。畢竟,他將是未來的皇帝,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期待和向往。然而,命運卻讓他們遭遇了南北榜案這樣倒霉透頂的事情,使得他們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有所作為。就在這時,朱允炆向他們伸出援手,表示愿意相信他們,并給予他們一個機會。這對這些學子來說,簡直就是天降甘霖。因此,無論朱允炆要求他們做什么,他們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完成。實際上,這群可憐的南方學子已經被朱允炆緊緊地套牢了。
夏元吉寄來的這封信表面上什么都沒說,實際上背后卻給他透露了一個極為關鍵的消息,太孫朱允炆打算開始監視他的這些王叔們了,至于太孫想做什么,就需要朱楩自行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