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還有什么事
朱允炆一時間語塞,竟不知該如何反駁朱楩的話。仔細一想,朱楩所言確實不無道理。自古以來,金錢就是權力的重要支撐,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無法抗拒財富的誘惑。有權勢的人需要金錢來維持自己的地位和權威,同時也要用金錢來籠絡人心、辦事。
朱楩不給朱允炆繼續反駁的機會,趁熱打鐵地向朱元璋進言:"父皇,兒臣之所以讓這些安南權貴到中原經商,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這不僅是為了促進經濟交流,更是為了加速安南與中原的融合。這些安南官員士族可以成為連接兩地的橋梁,他們既能將金銀錢糧帶來中原,那就可以通過他們讓更多的中原百姓和安南百姓相互往來,這樣一來,兩地的交流和合作將會更加緊密,融合的速度也會加快。"
朱元璋聽后,微微頷首,表示認可。他心里明白,這種方法雖然新穎,但卻有著一定的可行性。過去,他治理云南時主要依靠駐軍和三司,通過政治上的宣傳引導以及軍事上的壓力來逐漸改變當地的情況。然而,這種方法相對緩慢且效果有限。現在,朱楩提出的方案或許能夠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幫助安南更好地融入大明王朝的統治體系。
“父皇,這些安南權貴們有大量的錢財,兒臣一分沒動,讓他們自己拿著還是屬于他們,只不過他們人得跟著兒臣回中原,所以就解決了,這些安南權貴們把金銀錢財藏起來或是埋在地下的可能,讓他們來到中原經商,那么這些金銀就能在大明境內流通起來。而且我們能用這些流通起來的金銀再去安南買他們富余的糧食,補充到缺少糧食的北方,這樣一調度,朝局基本也能穩定下來。”朱楩拱手稟報著。
朱元璋微微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嗯,這個辦法也不錯,你之后去找夏元吉,讓他全權負責。”
朱楩恭敬地抱拳應道:“是,父皇。”他深知此事關系重大,需要謹慎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巧妙地利用安南的財富和資源,促進大明經濟的發展,同時緩解北方糧食短缺的問題,對于穩定朝局具有重要意義。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然后目光轉向一直在旁邊聆聽、不敢多言的燕王三子:“你們三個,剛才你們十八叔所說的方法可聽清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顯然沒有聽到,從一開始就已經走神了。此刻被朱元璋點名,兩人尷尬地低下頭,不敢回應。
相比之下,朱高熾聽得非常認真。北平一直面臨稅收困境,自從朱棣將北平燕王府的財政交給他管理后,他就發現錢糧經常不足。他也曾找過布政使司,但由于北方的產糧有限,不僅王府的費用不夠,就連三司也需要依靠朝廷的救濟才能勉強維持。此外,常年與北元作戰,如果不是大部分軍費由朝廷承擔,他們可能真的要破產了。
朱高熾上前一步,恭敬地抱拳回答道:“回皇爺爺,孫兒聽明白了。十八叔所言是通過商戶帶動百姓將錢糧給運轉起來,當中產生的營收利息就有一部分能反哺到朝政稅收當中,循環起來,各行各業,朝廷軍隊也就都盤活了。”
“
嗯,還是高熾這孩子聰明,平時也沒少幫著你老子打理王府吧。”朱元璋面帶微笑,滿意地看著朱高熾說道。
朱高熾連忙謙虛地回答:“回皇爺爺,孫兒體胖,行動不便,二弟三弟都可跟隨父王征戰,所以父王就讓孫兒多在后方處理政務。”
朱元璋微微頷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贊賞:“即便如此,該練習弓馬也不可荒廢。”他深知一個全面發展的皇子對于國家的重要性。
朱高熾低頭應道:“是,孫兒謹記皇爺爺教誨。”他明白朱元璋對他寄予厚望,決心不辜負這份信任。
朱楩接著向朱元璋詳細稟報了這次征戰的損耗情況以及戰利品的繳獲情況。然而,由于新收復的地區需要進行維護和耕耘,所有的物資都被留在當地,并沒有帶回京城。
不過,對于找到紅薯和辣椒這兩種農作物的事情,朱楩卻只字未提。他心中有兩個打算:首先,這兩種作物可能與后世的有所不同,其具體產量尚不得而知。目前已在安南和云南種植,但他尚未親自回去查看,因此決定等待一段時間以觀察實際情況;其次,未來局勢難以預測,這些高產作物可能成為關鍵因素,他有意將此作為后續的策略。
時間過的極快,轉眼間一個上午就過去了。實際上,所有需要匯報的事情都已經差不多說完了,朱元璋便讓眾人各自回去用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