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播州楊氏
這些城防司的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他們在幾位身經百戰、指揮若定的將領率領之下,如同一股洶涌澎湃的洪流,向著北平各處城門席卷而去。
由于城門的防守通常主要是應對來自外部的攻擊,對于自內部發起的突襲往往缺乏足夠有效的防備措施。因此,當這自己人的部隊從城內殺來的時候,那些負責守衛城門的士兵們頓時陷入了慌亂之中。盡管他們也曾試圖抵抗,但面對這些本該是去捉拿燕王的隊友們,很快便也喪失戰意敗下陣來。
幾乎沒有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城防司的士兵們便輕而易舉地奪取了北平各個城門的控制權。這一勝利來得如此迅速,以至于讓所有城內觀看的百姓都感到有些意外。
朱棣成功拿下北平后,這才迎來了第一個難題,自己原本的護衛所燕山衛此刻已經不在身邊。因為朱允炆早就有所謀劃,通過一系列巧妙的調度手段早早就將他的燕山衛盡數調離至開平一帶。如今,失去了這支強大的進攻型部隊,他也只能靠著城防司的五千多守軍守著北平一城而已。
但是他既然已經打出了奉天靖難的旗號,此刻便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要么進南京把朱允炆給抓了,要么就是守著北平最終被朝廷五十萬大軍圍困而死。
所以與道衍商議過后,得到了唯一的答案,那就是攻克開平,重新奪回屬于自己的燕山衛。與此同時,北平失守以及燕王起兵造反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朝著京城方向傳遞而去。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此時此刻,朱楩等人身在一片樹林之中,距離播州城已不過區區十里之遙。然而,就在三天之前,當徐輝祖尚未正式抵達并下達追捕命令之時,朱楩已然開始了這場驚心動魄的奔逃之旅。
話說這播州城的現任宣慰司使乃是楊氏家族的第二十三代傳人——楊昇。此人于去年剛剛榮升為揚氏一族的族長,肩負著整個家族的榮耀與責任。
說起這播州楊氏的歷史,那可要追溯至遙遠的唐懿宗時期。當時,南詔叛亂四起,西南四處動蕩不安。楊氏先祖楊端與其舅舅挺身而出,謹遵朝廷詔令,率領大軍毅然挺進播州。經過一場場激烈的鏖戰,他們最終成功地平息了那場肆虐的南詔之亂。
此后,楊端及其部下選擇留在播州,并在此繁衍生息。自那時起,楊家子孫便世世代代掌管著這片土地,歷經唐朝覆滅后的五代十國、宋元兩朝,直至大明王朝建立至今,歷代統治者皆將播州交由楊氏打理。盡管歲月流轉,朝代更迭,但楊氏家族始終堅守于此,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不可撼動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楊端原籍乃山西太原人士。因此,即便播州楊氏身為土司,且數代以來與當地各民族相互通婚融合,但就父系血脈而言,他們依然屬于漢人一脈。這種獨特的身世背景使得播州楊氏在地域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此地的民族大融合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在明朝初年,楊氏一族歸順大明之后,太祖朱元璋龍顏大悅,便下旨將其擢升為宣慰司。如此一來,楊家的族長也就順勢成為了宣慰司使,成為了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員。然而宣慰司是不設立都指揮使司的。正因如此,此地所駐扎的兵馬實際上都是楊氏家族的私兵。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朱楩才膽敢來到此地。畢竟,楊氏的這些私兵,就算是朝廷也無法調動。雖說在政務處理以及賦稅征收等事務上仍由朝廷統一管轄,可只要朝廷對這里的兵力無可奈何。
那么對于朱楩而言,潛在的敵人就會減少一分。在此地與徐輝祖率領的龐大軍隊展開周旋時,徐輝祖便不得不顧慮到不能誤傷當地百姓從而激怒楊氏。
此時此刻,擺在朱楩面前的道路其實有兩條,其一,想方設法與楊氏達成合作協議,請求他們提供庇護;其二,則是采取極端手段,劫持楊氏家主,迫使他們與自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不過顯而易見,如果能夠通過第一種方法解決問題,朱楩絕對不會選擇第二種鋌而走險的做法。畢竟,前者不僅更為穩妥,而且有助于維護雙方之間的關系,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麻煩,而且播州的管轄區是從湖廣進入云南的要道之一,這要是弄的撕破臉了,豈不是給日后的自己為難嗎。
因此,當朱楩抵達播州后,他一反常態地摒棄了自己一直以來慣用的策略——先派遣手下悄悄潛入城中,再尋覓時機從內部攻破城門、實施斬首行動以掌控這座城池。取而代之的是,他馬上就寫好了一封信函,并差遣特種部隊專人將其送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