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百花節
第五十四章
和魯瘋子達成口頭協議后,崔鴻和他娘回了住所。
看著好整以暇慢悠悠品茶的母親大人,忍了又忍,崔鴻還是忍不住問:“娘,那魯瘋子和咱們家到底什么關系?”
新平長公主放下茶盞,笑著說:“還以為你能憋多久呢。”
她道:“這事還得從二十多年前說起。”
新平長公主回憶著:“姬家人善鉆研,沒有野心,一門心思研究那些個稀奇東西。你皇外祖父為了籠絡姬家人,讓他們進了工部,又將當時姬家家主的女兒嫁給了你一位表舅舅......”
先帝有位算得上青梅的表妹,本該進宮為妃,但她卻看上了當時那任丞相家的公子。先帝雖然心中不悅,可到底不愿做那拆人姻緣的惡人。如此,那位表妹便嫁給了丞相之子。
二人成婚后很快誕下一子,這個兒子和長公主算是表兄妹。
后來先帝登基,為了籠絡姬家人,讓他們進入工部的同時,還將姬家家主的女兒嫁給了這位表妹的兒子。因為表妹一家是堅定的保皇黨,當年一力擁護他登基為帝。
本來,先帝因為對這位表妹有一絲情誼在,再加上丞相的地位,這個孩子又娶了姬家女兒,未來的前途可以說是一片明亮坦途。
但他偏偏要作死。
先帝那時候身體已經不大好了,下頭幾位皇子也都成年,暗地里斗的厲害。
這位表妹的兒子本該跟著他那丞相父親一樣,堅定擁護先帝。可他不,他選擇了站隊,還沒站對。
造反失敗的皇子不愿被終身囚禁于皇陵,于殿前自刎。
晚年喪子的悲痛,加上兒子竟想逼宮讓他退位的震怒,先帝一道口諭頒下,曾給皇子出謀劃策過的人盡皆株連九族。
好巧不巧,這位表妹的兒子就在其中。
先帝因為大限將至,本就心情欠佳,時刻處在暴怒邊緣,這時候哪還管你是表妹還是表姐的兒子,就是親姐的兒子也照砍不誤。
可憐丞相兢兢業業輔佐兩任皇帝,最后竟被這么個沒腦子的孫子污了一世清名,落得個身首異處的結局。
當時初為人母的長公主和姬家女兒交好,加上外頭有傳先帝此舉太過殘暴的流言,她硬著頭皮去先帝跟前求了情。
先帝疼愛這個女兒,再加上造反的人也死的七七八八,心頭那口氣出的差不多了,便網開一面放了姬家女兒和她兒子離去。但要求他們母子二人改姓,今后子孫也不得以崔和姬為姓。
姬家女兒帶著兒子一路奔逃,來到了易陽縣投奔一位家中開鐵匠鋪的遠親。從此在易陽縣扎了根。
崔鴻好奇:“那姬家人呢?“
新平長公主:“大多被牽連下獄后問了斬,可能有逃出去的,但這么多年都沒聽說過。”
“不對啊。”崔鴻想起來,“您先前說可以問皇舅舅要一道平反的圣旨,這要是平了反,那皇外祖父的面子豈不是......”
新平長公主搖頭,拿指尖戳他腦門兒:“平時瞧著挺機靈的,怎的這會兒腦子就轉不過來彎兒了。我是給姬家人求圣旨平反,又并非給詹家人平反。”魯瘋子父親家姓詹。
她捻起一塊點心放入口中,咽下后道:“如果這水泥真能做出來,且作用真有說的那般好。這平反一事簡直是輕而易舉。”畢竟只需要當今皇帝找個借口頒布一道圣旨即可。
崔鴻想到他那位一直想要攻打西戎,卻因為運送糧草不便,而只能將計劃一再擱淺的皇帝舅舅。若是水泥真能派上用場,他怕是急不可耐。
新平長公主看他:“明個兒就啟程回京,你那些友人該聚聚的聚,,以后輕易見不得了。”
崔鴻道:“他們以后都要上京趕考,說不得還會留京做官呢。”
新平長公主笑:“這話說出來你自個兒信嗎?”沒得一點關系,想留在京城,難。
崔鴻摸了下鼻子,起身:“那我出去了。”
“嗯,早些回來。”
*****
得知崔鴻明天就要啟程回京,唐文風他們還有些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