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鎮鬼門樓
車子停在了距離城樓幾百米的停車場,城樓旁邊都是平房,讓那座宏偉的古城樓更顯壯觀。
青蘭站在遠處眺望,視線盡頭是一座五層閣樓的城樓。這座城樓由灰色磚塊堆砌而成,顯得堅固而沉穩。城墻兩邊的高聳圍墻依然完好無損,宛如兩條守護巨龍,將城樓緊緊環繞其中。城樓上的瓦片同樣呈現出灰色調,但偶爾會有一抹鮮艷的紅色飛邊點綴其間,讓整座建筑更顯莊嚴之感。
城樓底下一共有三道門,三道門分別對應著三條道路,如今仍然發揮著作用。正中間的門洞是一個六車道的機動車道,旁邊的兩道門,左邊是出城方向的非機動車道,右邊是城方向的非機動車道。三條道路的兩邊都有鋪有人行通道,略高于路面,方便行人通行。
這座城樓上參觀不用門票,但需要出示身份證。城樓參觀左進右出,四人先過了馬路,然后登上了城樓。
站在城樓上,整個玩偶古鎮的內城盡收眼底。劉浩又化身導游,開始講解了起來。“這個城樓其實是西城樓,是通往外城方向的城門。整個城樓和東城樓、北城樓一樣大,最大的城樓是南城樓,在那個方向,是古時候進出城的正門城樓。”
劉浩順手往南方向一指,“南城樓有一條路直通鎮中心,看,那里是娘娘廟。娘娘廟的觀音閣遠沒有這里的城樓高,但地處鎮中心地勢較高,站在這里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老的居民區,就是太爺太奶家,在東邊,原來那邊外面就是田地了,現在蓋成住宅區了。”
周睿牽著青蘭的手,跟在他身后。劉浩突然轉身,沖著青蘭問道,“弟妹不是對陰陽雙生的格局比較感興趣嗎?來猜猜看,內城和外城的城樓有什么不同?”
青蘭搖了搖頭,周睿笑著看著她。劉浩也笑起來,“只有內城有四座城樓和護城的城墻,外城沒有城樓和城墻。我們這邊的說法是,守陽不守陰。現在外城是建起了城樓的,還有新建的部分城墻,不過都是現代產物,吸引游客的,原來沒有哦!”
“我們的鎮子,原來有住宅、商鋪和大片的農田。因為古鎮的人都住在這邊,守城的話自然要有良田。可是現在城內的田地都移到城外去了,城里只有少數的田地。原來城外是沒有人種田的。”劉浩接著介紹。
城樓上的閣樓并不對外開放,閣樓門是鎖著的。于是四人繞著閣樓來到了面向城外的城樓上。青蘭朝著城外望了一下,道路的兩旁,果然是綠油油的一片田地,遠處可以見到分割整齊的稻田。目之所及的道路還是普通的公路,遠處還有一個旋轉的公路橋。
“那邊的橋在往前幾公里就到高速路口了。”劉浩說道。“看到沒,就是那里。現在進出城都不一定走城樓通行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們從玩偶新鎮過來,走的就是普通的道路入口對吧,沒有走城樓。但通往外城,必經城樓,只有這條道路來往。”
青蘭小心翼翼地將頭探出城墻,眼睛緊盯著下方,似乎在尋找著什么。她的目光掃過城墻腳下,然后逐漸向外延伸。城墻外竟然有一條寬闊的護城河環繞著城池。河寬大概五六米的樣子,河水清澈見底,可以看到河底的沙石和游動的魚兒。陽光灑在水面上,泛起層層波光,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劉浩接著介紹到,“這護城河其實是活水引入修的,有兩千年的時間了。這里的水還沒有干涸,可其他地方,到了這個時候,也是旱季,時常干涸。外城也有這么一條護城河,不過,只有護城河而已。”
周睿拉了一把青蘭,制止了青蘭的危險動作。“我之前跟你講的娘娘廟的事情,就是那隊被娘娘顯靈殺死的鬼子,就死在這座城樓外。是真事。”周睿說,像是幫助她重新溫習他講過的娘娘廟的傳說。
“娘娘廟很靈的,這座城樓也很靈。抗戰的時候,外城有漢奸帶領一隊鬼子也來到過這里,準備攻城,但瞬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鬼子們全部命喪城門外。所以,之后這座城樓也叫鎮鬼門!”劉昭順著周睿的話,也開始自己的介紹。
青蘭眼里再次放出光芒,“鎮鬼門”這個名稱讓她覺得非常驚喜,準備聽劉昭說下去。
劉浩打斷了劉昭,并糾正了他的說法,“鎮鬼門的說法不是近現代才有的,兩千年了。準確的說,是這座城樓下面的三扇大門叫鎮鬼門,城樓叫做鎮鬼門樓。內城的四座城樓傳言是唐代袁天罡云游此地的時候布的局,建造的。
這座城樓的城門是通向外城,也就是陰鎮的必經之門,與陰鎮往來,必然容易招惹鬼魅邪祟。老祖宗門特別按照袁道長的指點建造了這座城樓,將鬼魅邪祟阻擋在城門之外。城門刷外部刷朱漆,內部刷青漆,這里的青色指的是黑色。這座城門的閣樓上每一層有三口銅制的大缸,儲存清水,每隔三個月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