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拱火
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南方文官的實力太強了,他需要一個能夠南北平衡、不再是以南北作為出身依據的朝堂格局。
那就放長線釣大魚吧,朱允熥也應該這么做。
皇帝龍體有恙,這樣的一些風言風語忽然間就傳了出來。
有心人也是在暗中觀察,好像似乎是這么一回事了。皇帝時常在早朝時展現出來一些疲態,雖然依舊是在努力的處置政事,可是似乎也有了一點掌控力不如從前的趨勢。
而大明朝的皇太孫呢,他現在非常忙碌。
整天不是在召集錦衣衛,就是在勛貴的陪伴下視察京軍大營,或者是在重點掌控‘二十四衙門’。
所謂二十四衙門,也就是十二監、四司、八局。
這是侍奉皇室的機構,雖然是以宦官掌其職,但是不見得全都是太監。
朱允熥倒是沒有急著去接觸‘第一署’的司禮監,實際上現在的大明,‘內官監’這個衙門才是地位最高的。
兵仗局,這是朱允熥在意的,這個衙門也負責制造軍用器械,火藥司也被它轄制。
火器,大明的軍隊對于火器的應用非常普遍。此前沐英平叛的時候就用上了三段擊,鄱陽湖水戰之時,火器也是大發神威。
碗口銃就是其中的代表,大明的火器普及率也超過了朱允熥的預想。
老朱此前就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同時也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四門,手銃筒十六個,火槍二十支,火箭和神機箭各二十支等等’。
大鐵炮啊,朱允熥覺得這可能不太好,如果是銅炮是不是威力更大一些?
只可惜,大明的銅始終不夠用。
“無煙火藥?”朱允熥仔細想想,自言自語,“這個我不會,但是現在這個火藥基本都是粉末,怪不得都說一旦陰雨天氣,火器就很難派上用場了。”
那就仔細思考一番,看看有沒有可能將火藥顆粒化給弄出來,這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大明軍隊的戰斗力。
現在估計造不出來燧發槍,可是如果弄出來了手榴彈這些,那戰斗力也提升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