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一視同仁
朱允熥也不得不感慨能夠管得住老朱的人再次出現了,不過想想看也正常,老朱的霸道和強勢是骨子里的,但是對待親人就是格外的寬容。
別看老朱表面上是對朱文垚牢騷不斷,覺得這孩子實在太黏人了。可是心里得意著呢,就覺得這么疼愛小重孫,那都是值得的。
“祖父,昨天妙錦說十二監的人要換一換,我給否了。”朱允熥一邊走一邊說道,“我想著內官監的還是您跟前的人,我給張福生換去司禮監。”
老朱不置可否的說道,“張福生還是換去內官監,司禮監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怎么就名不正言不順呢?”朱允熥非常不以為意,“這些宦官還能干政不成?內官監現在是十二監之首,還不是您用著順手?”
老朱也覺得有道理,他對于宦官干政是非常提防,所以在開國之初就做了很多針對性的安排,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一些情況。
內官監也好、司禮監也罷,還真的不需要特別在意這些,還是以皇帝的意思為主。
趴在老朱懷里的朱文垚心情很好,一路上都是在咿咿呀呀的,這孩子就是閑不住的性子。
“今天這些個大儒要開始講禮、講法,有些咱覺得能聽一聽。”老朱提醒說道,“只是這些人性子難猜,說不準就是在瞎折騰了。”
朱允熥對此也心里有數,就說道,“我讓道衍還有翰林院的人去聽著,免得那些大儒將一些事情給鬧的不像話。”
聽到朱允熥這么說,老朱也就放心了。他和朱允熥一個樣,在很多時候是比較重視讀書人,可是該有的限制和猜忌,那也是少不了的。
真要是將一些大權放給讀書人,老朱才不會甘心呢。不管是兩宋時期的文官過于強勢,或者是元朝時期讀書人圈地等等,都是老朱忌諱的事情。
華蓋殿這邊可以說非常的嚴肅,不少胡子白的大儒已經進入大殿了,一些官服著有著禽、獸的文武官員也已經到達了,就要開始朝堂辯論。
說辯論有些夸張了,這就是論理,就是在登基大典前進行一些拾遺補缺等等,不算是大事。
當皇帝到來的時候,文武百官自然紛紛行禮,最開心的可能是朱文垚了,這孩子開心的手舞足蹈,見到了這么多人也非常開心。
老朱不在意其他,只是說道,“太孫登基在即,召諸位愛卿商討儀程。在座有不少大儒,熟知禮法章程,盡可開口。”
雖然老朱的話有一定的客套成份,表現皇帝的禮賢下士,不過這也不全都是隨便說說。如果真的有一些建設性的意見,那自然也值得開心。
禮部尚書陳迪自然最為適合主持這樣的開放式會議,還有一些飽讀詩書的翰林院官員,也都是在紛紛開口,根據某一個儀式引經據典開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