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人心
朱允熥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老四和老五要是都和允炆一樣,這也是好事。我就怕他們到了封地就亂來,這些藩王們到了地方就沒了約束。”
老朱本來是想要反駁的,可是一瞬間也是無言以對,實在是因為這類案例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他現在都有些底氣不足了。
看看朱允熥的那些叔叔們,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很多在應天府的時候都是規規矩矩、本本分分,但是到了封地就一個個的殘暴、荒唐。
“我今天召見了幾個勛貴,和他們商議了一下爵位承繼的事情。”朱允熥也開口繼續說道,“信國公、德慶侯這些爵位,該傳下去還是要傳下去。”
老朱仔細一想,隨即問道,“信國公這爵位是要傳,只是你想好了到底是給湯和的兒子,還是給他孫子?”
朱允熥就說道,“那年我回老家的時候,信國公將湯晟托付給我,我想著還是將爵位給他最好,本也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老朱沉默了片刻才問道,“這倒也是,湯晟到底是湯鼎的子嗣。要我說的話,湯鼎要是在的話,這個爵位本就該是他的。”
這大概也是聯想到了自己,只不過他身上關系的是皇位,而湯和那一邊的是國公的爵位。不同的地方就是湯和的孫子們沒有爭,但是兒子沒有放棄。
朱允熥看向老朱,認真問道,“祖父,我知道朝廷這幾年一直是在控制勛貴之數。只是我想想,現在勛貴人數倒也合適,不至于太多。”
“爵位多幾個、少幾個,倒也不是大事。”老朱就說道,“就算爵位世襲罔替,朝廷倒也不至于負擔不起。”
這也是實話了,公爵、侯爵這些雖然世襲罔替,品級也是超品,但是這些俸祿等等還真的不算太大的事情,朝廷不會因此有太大的負擔。
朱允熥明白老朱的意思,說道,“前兩年我讓那些老將告老,他們現在回去榮養了,倒也不至于擔心太多。”
聽到朱允熥這么說,老朱就笑了起來。自家孫兒就是這點好,心思比較深、想的也比較遠,當初廢黜不少爵位,真不是說小氣不肯給俸祿等等。
說到底就是開國初年的時候勛貴的力量實在是太強了,文官集團一時間扶不起來,宗室那邊也需要點時間才能成長起來。
所以最為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找到了理由就直接廢黜一些勛貴,這樣也可以更好的控制朝堂之上的平衡等等。
朱允熥就繼續說道,“我也知曉這里頭不少人本事不夠,只是念在其祖上有功,朝廷也不能不管這些。”
老朱就點頭說道,“你說的也是有理,此前不準一些人承襲爵位,無非就是他們太過不成器。既然你登基,那就施恩好了,能承襲的就承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