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躲清凈
老朱想要回鄉(xiāng)的阻力不小,這一點朱允熥算是慢慢的見識到了,不過他也確實不認(rèn)為這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阻力。
無非一些大臣認(rèn)為老朱的歲數(shù)大、朱文垚的歲數(shù)小,擔(dān)心這兩位路上有什么問題之類的。
只要安排好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沒什么可說的了。尤其是老朱現(xiàn)在退位了,他就算是不在應(yīng)天府坐鎮(zhèn)也沒什么關(guān)系,皇位上還有朱允熥呢。
只要國事沒有什么耽擱,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好辦。至于一些非議等,朱允熥也可以選擇充耳不聞。
畢竟這么些年也就是如此,他沒有少聽到一些爭議,一些對他的不滿等等更是不知道聽了多少,那就裝做沒有聽到就好,不影響國政就行。
要讓所有人都感覺到滿意才是不現(xiàn)實的事情,也有些時候會有一些小小的抱怨,朱允熥一般也不會上綱上線。
新的一天早朝開始,在奏事后朱允熥主動開口,“太上皇年少時離鄉(xiāng),如今中都雖已修建祖陵,時常有宗族勛戚拜祭,只是太上皇心中難安。”
對于朱允熥的話,一些人也算是感同身受,或者也可以說這也是他們的一些無奈了。
既然選擇入仕,大部分都是異地為官的。除了極少部分能夠告老還鄉(xiāng),絕大多數(shù)實際上還是老死任上,這也都是死在外地了。
好幾年甚至幾十年都難回故鄉(xiāng),大部分也沒有陪葬帝陵的待遇,到時候就是千里迢迢的葬回故鄉(xiāng),講究一個葉落歸根。
朱允熥隨即開口說道,“朕為皇孫,念及太上皇殿下思念故土心中不安。為人孫,也不能不孝。”
這就是大義了,只是有些時候顯然也不能只是講大義。因為到時候很多人要說朱允熥是皇帝,更大的大義是家國天下、是江山社稷。
“特令禮部等衙門籌備,遣員籌備太上皇回鄉(xiāng)祭祀事宜。”朱允熥直接拋下重磅炸彈,“中軍都督府上下,務(wù)必安排好太上皇回鄉(xiāng)護(hù)送事宜。”
老朱要回鄉(xiāng)祭祖,這算是重磅炸彈了,七十歲的老頭想要來回數(shù)百里回老家,這簡直就是一些人眼里的天方夜譚。
朱允熥這還是打了埋伏,要是說了朱文垚也要跟著一起回去,勢必會讓朝堂上徹底炸開鍋。
陳迪面有難色,上前奏報,“陛下,若是太上皇陛下奉祀祖陵,可遣宗室、勛戚代祀。”
看看,陳迪這樣的說法就是很多官員認(rèn)為最好的。
這根本就不需要老朱親自回去,派幾個姓朱的宗室回去,或者是派遣外戚、勛貴回去,這就足夠了,這也是彰顯了老朱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