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得有人分憂
禮部尚書陳迪來到了武英殿,這不是要打算勸諫的,這是要奏報政事。
畢竟他這個禮部尚書的資格不算老,要不是此前任亨泰知法犯法,陳迪說不定還只是那個云南右布政使呢。
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優勢,才學不錯又有主政一方的經歷。所以在六部尚書當中資歷比較淺,也算是比較得朱允熥的信任。
“陛下,加開恩科之事已經有了些定論。”陳迪直接說道,“只是此次加開恩科,取士人數尚且需要陛下定奪。”
去年才開了一次會試,那是正常的流程,肯定沒什么可說的。只不過出現的變化就是分為南榜、北榜,說是照顧南北兩方學子,可是大家心知肚明。
無非就是當初還是皇太孫的當今天子覺得南方士子在科舉中表現太好,北方士子想要中榜很難,所以就以北方士子來京太遠為由,直接分為兩榜了。
就算是到了現在,不少南方的讀書人還是有怨言,看似是分為兩榜等,好似和北方學子沒有直接沖突。
可是朝廷總共選取的進士才那么幾個,專門給北方人劃出去一些,南方學子就認為是擠占了他們的名額。
“這事情要仔細些,掄才大典一直都是朝廷大事。”朱允熥認真說道,“至于今科取士人數,先看這屆學子們到底才學如何吧!”
陳迪對此自然也不會有任何意見,他當然也明白科舉取士是現在朝廷最主要的招募賢才的方式了。
大明開國三十年了,很多的規矩就開始完善了,不存在像開國初年那樣科舉辦幾屆停幾屆的,現在的會試等會按照三年一屆的規矩正常執行。
當然加開恩科就是另算,今年的加開恩科也算是大明第一次加開恩科,這也算是為以后加開恩科定下來了標準,基本上只有新君即位才有資格加開。
朱允熥隨即看向陳迪問道,“鴻臚寺那邊的事情你也該過問,隨船隊出使的使臣準備的如何了?”
陳迪立刻回答說道,“回陛下,都是仔細挑選出來的使臣,定能令諸番國知曉我大明威儀。”
對于陳迪的這個回答,朱允熥自然是比較滿意的。
他不希望自己派出去的使臣一個個的都是漢使,不希望那些使臣有事沒事搞點事情出來。
可是他也不希望自己派出去的使臣只會之乎者也,或者是說想著要感化一些番國蠻民等,該有威儀的時候就有威儀,有些時候就是拳頭大才有硬道理。
或者是說將人給打服了,才可以慢慢的去講道理。畢竟有些時候風俗、文化不同,對于一些事務的認知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