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穎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首詞白話翻譯過來意思是:
夢醒只見高高樓臺閣門緊鎖,酒意消退但見帷簾重重低垂。去年冬天惹起的恨恚來惱我,恰是落花紛墜斯人孤獨佇立,細雨霏霏之中燕兒翩翩雙飛。
依然清晰記得初次見到小穎,穿著繡有兩重心字的小衣衫。撥彈琵琶舞弦訴說相思滋味,當時月光是那樣的皎潔如玉,她像一朵美麗的彩云翩然歸去。
因為這次詩會的題目是“傷春”和“相思”,所以最后葉天便想到了晏幾道的這首《臨江仙》,也是對方最為膾炙人口的詞作之一。
當然原作中是“記得小蘋初見”這里被他換成了“小穎”。
本來葉天是不打算改變名字的,反正自己寫誰都一樣。
只不過寫到這里的時候,他記憶中突然出現(xiàn)一個模糊的人影和“小穎”這個名字,讓他鬼使神差的把名字換成了“小穎”。
或許是原身曾經(jīng)有一個叫做“小穎”的好友吧,只可惜自己現(xiàn)在無法想起這些記憶。
這首詞前面寫人去樓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傷春傷別的凄涼懷抱,后面則是追憶初見小蘋溫馨動人的一幕,末二句化用李白詩句,另造新境,表現(xiàn)作者對往日情事的回憶及明月依舊,人事全非的悵惘之情。
所以算下來,這首詞既是“傷春”之詞,也是“相思”之詞,正好可以在今天的詩會出現(xiàn)。
而且就算拋開今日的詩會來說,他自己也很喜歡這首詞最后那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第一次看到這首詞的時候,他還以為明月照著“彩云”歸來,后面了解意思后才知道,這里的“彩云”其實代指“美人”,并不是他理解的人名。
葉天身邊。
當三人看到葉天落筆。
此刻心情也都是難以形容的復雜。
原本以為有了前面兩首詞后,葉天第三首詞的內(nèi)容可能會稍有下降,可誰能想到,這首詞的質(zhì)量比起前面兩首別說內(nèi)容下降了,甚至還有超越之勢。
不論是上闕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還是下闋的“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每一句都仿佛寫在了她們的內(nèi)心深處,讓她們?yōu)橹浴?br/>
三人沉默許久。
誰也沒有開口稱贊葉天這首詞,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剛才看到前兩首詩詞的時候,她們已經(jīng)把贊美之語用盡了,現(xiàn)在再次看到如此佳作,反倒是不知道要說什么了。
而且她們也發(fā)現(xiàn)了,這首詞既是傷春之詞,也是相思之詞,如果在別的詩會上,決定詩詞排名怕是還有些困難,但在今日的詩會上,這首《臨江仙》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第一。
首先是它的內(nèi)容和另外兩首一樣驚艷,其次是一首詞滿足了兩個題目。
還有就是《一剪梅》雖然好,但終究是帶有閨怨意味在的,如果今日的評選之人是女子還好,可今日評選之人都是朝中大臣,所以《一剪梅》的排名只能在第二或者第三,具體如何還要看評選之人的決斷。
“公子,小穎是你的心上人么?”
終于。
在沉默足夠久的時間后,樓夢茜率先開口,問出了這個三人都很好奇的問題。
小穎!
不論是跟葉天先認識的林菀和趙清歡,還是這幾天一直在葉天家里待著的樓夢茜,她們誰也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可葉天在這種情況下把對方的名字寫進詞中,自然也表明了自身對于對方的心意。
“這...我也不清楚,只是記憶中有這么一個名字,具體發(fā)生了什么,我也記不得了。”葉天如實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