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有問題!
葉坤點頭同意,又說道:
在沿江地帶,還要增加兩個碼頭,方便過往商船。我們利用瓷器茶葉和香油,先把江州的商業做起來,然后就有稅收了。
這年代商業稅很重,百分之三十。
葉坤只要把茶葉、香油和瓷器交易中心放在江州,三個月就能致富!
還有鐵匠木匠的水力作坊,益州還沒做起來,產業重心都在東巴郡,和江州一水之隔。
大力生產,通過水力作坊的高效率,制造剪刀差,從益州吸血,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江州呆了五天,葉坤召集大家開會:
江州,以后改名重慶。侯七侯大人,做重慶太守,文奇文大人為主簿,先發展湖心島老城,然后考慮與湖心島一江之隔的江北和江西,向四周輻射……
侯七說道:這里是個山城,缺少平地,大力發展,合適嗎?
合適。葉坤一笑:
城市發展,根據地形,因地制宜嘛。這是益州的東大門,商業和軍事價值,不下于成都,所以你們只管發展。
重慶的地形,的確讓人頭大,都是山,高低不平。
姜有容這幾天到處轉悠,取笑道:在這里過日子,去隔壁串門,都得帶個梯子。
這時候的生產力低下,在這里建造房屋,難度當然很大,成本也高。
但是葉坤深知重慶的位置重要,也要通過重慶,來削弱成都的影響力,所以將建設重慶的大計劃,放在第一位。
葉坤在重慶呆了十天,對重慶的士氣,提振很大。
平野縣和東巴郡的移民,也來了不少,參與到建設之中。
葉坤惦記著成都,安排好重慶的發展計劃,便帶著姜有容和謝寶蟾,返回成都。
帶喜和姜有容寸步不離,自然一起前往。
月娟小姐,還有玉蓮春花等人,則留在了重慶。
成都有秦二午坐鎮,倒也平安,沒有人敢造反。
葉坤回到成都,休息一天,立刻處理政務。
各項工作的進展,在葉坤看來,都跟不上預期。
川南大煤礦的開發,還在修路階段,估計穩定產煤,還得一個月。
鐵礦的開發擴產,也沒太大發展。
倒是鹽官在邛崍山一帶,把火井制鹽法琢磨出來了,正在試運營。
水力作坊的建設,剛剛投放第一批設備。
產業沒有什么發展,錢倒是花了不少。
唯一讓葉坤欣喜的就是,瓷器、茶葉和香油,供不應求,鐵鍋供不應求,盈利豐厚。
馬昭悄悄告訴葉坤,益州的豪紳家族,組織商人,販賣瓷器前往漢中和關中,有五倍利潤,有些精美的瓷碗瓷花瓶,價值相當于同等大小的銀碗、銀花瓶!
葉坤心里有數,飛鴿傳書,讓重慶方面,將瓷器提價一倍!
要掙錢,還是瓷器挑大梁啊!
政務會議,開了一上午。
散會后,大家都走了。
諸葛豐是葉坤的軍師,低聲說道:葉大人,你有沒有察覺到,有些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