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江山永固。
不要錢!
僅限于零散農戶和自由民,豪紳管理的農戶和莊客,不在此范圍內。
江東的零散農戶和自由民,也就一百萬人口,三十萬戶左右,葉坤可以負擔得起。
政令下達,江東震動,老百姓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等到公孫二娘真的發放鋼鐵工具了,大家才知道這是真的,歡呼聲不斷!
葉坤還在金陵、錢塘等地,開設技術學校,大力培養江東本土鐵匠、木匠、皮匠、竹編蔑編人才。
古人學手藝,是很難的。
拜師三年,才能摸到一點門檻。
就這,還要有關系,否則拜師無門。
葉坤直接搞速成班,三個月出爐,甚至一個月就能培訓出二把刀工匠,讓他們回去慢慢摸索,邊干邊練。
反正是給普通百姓打造普通工具,不要求工匠有多高的手藝。
江東靠海,可以煮海為鹽。
葉坤又改進了一下技術,擴大沿海鹽田,加大生產量,將食鹽價格打了下來,和益州保持一致。
華夏封建王朝時代,對老百姓卡脖子的兩個重要商品,就是鹽和鐵。
財政稅收的一大半,來自鹽和鐵。
葉坤推行新政,幾乎將這兩個產業,全部放開了。
九部大臣和諸葛豐,都很擔心,一起找葉坤商量:
鹽鐵產業,幾乎全部放開了,我們以后的財政收入,從哪里來人頭稅也取消了,府庫很快就會耗光,沒錢花了!
我們不要錢,有糧食,有鹽鐵,有絲麻,有牛羊豬狗,有雞鴨魚蝦,就足夠了。
葉坤一笑:人活著,只需要吃喝穿,不需要錢。金銀銅錢再多,也不能當飯吃。
貨幣的本質,是國家欠條。
你賣一石米,我給你一張鈔票。這個鈔票,就是欠條。你以后沒有米吃,拿著欠條過來,把一石米領回去。
貨幣發行越多,面值越大,老百姓越窮!
葉坤的思維很單純。
有物資就行了,物資就是錢。
各級官吏的俸祿,工人工資,用糧食鐵器瓷器絲綢香油茶葉抵賬,不行嗎
市面上的錢幣,夠流通就行了。
巫穹還要抬杠,細數各項事務的開支。
葉坤擺手道:等到秋季征糧,你就知道了。生產力發展起來,我們以后征糧,會翻一番。其他各項農業稅收,都會翻一番。
錢真的不夠用,我們有銅礦,多造點錢就是了。
江東原來的轄區,有好幾個銅礦,規模也很大,就是不缺銅錢!
皖南銅陵,號稱千年銅都,從商周時期開采到后世,三千年都沒挖完。
贛省還有個露天大銅礦,一萬年也挖不完。
因為葉坤的瘋狂割肉,無上限豪橫,江東地區在三個月之內,就民心歸附,再無任何反對聲音。
其實葉坤花出去的錢,大多還是肖德權的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