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傳國玉璽。
葉坤點頭,帶著大家去看外燃機帶動的水泵灌溉系統。
看見低處的河水,被水泵送上高處,水流洶涌,水花翻滾,眾人各自驚嘆。
這就是機械!
葉坤笑道:以我們目前的研究進度來看,三年以后,將實現大輪船的機械動力航行。不用船帆,不用搖櫓,不用劃船,可以讓大輪船在水面上,日行一千里。
五到十年,會實現鐵路運輸。一輛火車,可以拉一百萬斤貨物。一輛火車,一艘輪船,抵得上一萬個民夫的運輸力。
聽起來,好像很厲害……桑不疑笑了笑:
可是國事……也不能耽誤啊。劉艾出使遼東,已經有信來了,請漢王過目。
葉坤點頭,接過信件來看。
劉艾在信中說道,夏侯昌愿意稱臣,也愿意去打高句麗,但是需要葉坤的支持。
需要糧食,因為夏侯昌敗退之時,帶了上百萬人進入遼東,遼東養不起。
需要望遠鏡,還需要槍炮火藥支援。
還需要棉衣,因為冬季的遼東太冷。
劉艾作為葉坤的特使,答應了夏侯昌的部分要求,但是提出兩點,第一,夏侯昌必須交出傳國玉璽;第二,一旦打下高句麗,夏侯昌就必須撤出遼東,將遼東交給朝廷。
可是夏侯昌不愿意交出傳國玉璽,只答應,打下高句麗之后,交出遼東。
劉艾不敢決斷,寫信回來請示葉坤。
葉坤看了信,詢問桑不疑等人的意見。
桑不疑說道:傳國玉璽,是皇權象征,是天命所在,必須讓夏侯昌交出來。
于歸農等人,都是一樣的說法。
沒辦法,華夏人都把傳國玉璽,看得比泰山還重。
但是在葉坤的眼里,這玩意和大禹九鼎一樣,就是個文物。
所以,葉坤看著眾人,笑道:
我覺得吧,傳國玉璽沒有那么重要,和商周的那些銅鼎一樣,只是個象征。可以保留下來,給后代子孫看看。
如果說,得玉璽者得天下,那么夏侯昌就不會輸了。
三國時代,孫堅得到玉璽,掛了。
袁術得到玉璽,自以為天命所歸,狂妄稱帝,結果兩年后就掛了,還落了一個外號——璽之郎!
桑不疑說道:正因為玉璽是象征,所以要拿回來!
可是夏侯昌耍無賴,說玉璽丟了,我們又有什么辦法如果強攻,就違背了先前和平收復遼東的策略。葉坤微微皺眉。
此事必須強硬,不可讓步。
桑不疑說道:建議回信給劉艾,告訴夏侯昌,如果不交出玉璽,來年春天,便是決戰之日!
葉坤看著眾人:諸位以為如何
我們同意桑大人的意見。
那好,你們起草回信吧,我簽字。葉坤點頭。
軍政大事,葉坤也有意放權給九部內閣。
以后形成規矩,才能約束皇權,完善機制,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轉。
桑不疑顯然有腹稿,很快起草了回信。
眾人審定之后,交給葉坤簽字,送往遼東。
桑不疑的信,措辭嚴厲,毫無討價還價空間,勒令夏侯昌,必須交出傳國玉璽,否則兵進遼東,誅殺夏侯昌九族!
簽字之后,葉坤笑道:
皇上跟我開玩笑,說他是個蓋章皇帝。其實,我也想做一個蓋章的漢王。只要九部內閣,能妥善處理國家大事,我只管蓋章,反倒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