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情報
提起去年的事情,眾人的臉上都松快了不少,那一件事情對他們來說是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畢竟他們都搶到了很多東西。
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此事怕是因去年的事情而起。”
眾人的臉色一變,怎么會因為去年之事而起呢?難不成是明朝人報復去年的事情?明朝人想要報復不稀奇,可他們沒有這個實力啊!
“去年他們戰敗了之后,明朝皇帝便派了人在這里重整旗鼓。”皇太極緩緩地說道,“新派來的人名叫楊嗣昌,是原本的山海關巡撫。”
眾人的表情全部都嚴肅了起來。
山海關巡撫楊嗣昌,雖然沒怎么打過交道,但是也聽說過此人。此人非常的有能力,做事極為的嚴謹,沒想到明朝的皇帝把他用到那里去了。
“楊嗣昌到了之后,調整人事,用了很多新人。這次與多爾袞作戰的便是楊嗣昌的心腹,此人名叫李剛,是新軍所的守備。”
“楊嗣昌到了宣府之后,立刻就去了新軍所,可見對李剛的看重。到了宣府之后,楊嗣昌就將李剛提拔為游擊將軍,比起普通的游擊將軍更看重。”
“普通的游擊將軍可以領兵三千,李剛可以領軍五千。此人也沒有辜負楊嗣昌,練出了一支精兵,他手下的五千人當中,有兩千騎兵三千步卒,還有將近兩千的軍余。”
眾人的表情有些怪異了起來,明朝人的軍余什么時候能上得了臺面了?那不就是農夫嗎?根本不用打,一哄就散了。
不要說軍余了,正軍又如何?不一樣一打就散嗎?
“年前的時候,蒙古有幾支小部落突入了長城。他們組成了聯軍,大概有八千人,被當時的李剛率領手下三千人全殲。”皇太極嘆了一口氣說道。
“還有這事兒?”眾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是一臉的不敢置信。
阿巴泰憤怒的說道:“蒙古人為什么不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他們想做什么?”
在場眾人都明白,人家為什么要告訴你?
小部落的消失和合并本來就很多,何況人家組成聯軍被消滅了,估計剩下的小部落早就被人給一口吞掉了,下手的人怎么可能把消息泄露出來?
“此事不必再提了,”皇太極擺了擺手說道,“現在追求蒙古人的失責已經沒有意義了。”
眾人沉默了下來,多爾袞這一敗影響深遠,尤其是草原上的蒙古人。這么多年,皇太極的騎兵已經樹立了不敗金身,現在被人全殲,不敗金身被打破。
王者一旦老了,一旦露出頹勢,周圍必然有人覬覦。
“李剛練兵有很厲害,作戰也有一手。發現了多爾袞之后,沒有第一時間派人攻擊,而是放多爾袞過去了。”皇太極緩緩的說道,“根據情報上所說,他已經知道林丹汗死了,額哲到了河套,原本他們也盯上了額哲。”
“在多爾袞向西去的時候,李剛就已經判斷出多爾袞去做什么了,他當時判斷多爾袞會回來的時候也會在沽源安營扎帶。”“果然,多爾袞回來的時候,依舊在沽源安營扎寨。得到消息之后,他在天黑才出長城,連夜趕到了沽源,天亮之前卯時三刻發動了攻擊。”
“先以大炮轟擊營地中央,岳托和薩哈廉當場被炸死。多爾袞當場重傷,豪格直接被震暈了過去,明軍趁勢沖進了營地。”
“李剛讓騎兵在營地當中不斷的來回沖殺,只要哪里有人集結就去哪里沖散。自己帥人占領了馬廄,不讓咱們的人奪回戰馬,只能在步下與他們交戰。”
眾人的臉色都變了,沒了戰馬的騎兵,在步下打仗,本身就不具備優勢,面對身穿鎧甲裝備精良的明軍,這仗沒法打。
隊伍被人沖散了,連軍陣都組織不起來。人家直接軍陣碾壓,這已經不是打不打敗的問題了,干脆就是送死的問題了。
“李剛還派出一支人馬由他兒子率領,直接沖到了中軍大帳”。
“多爾袞還沒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抓了,豪格醒了之后想裝成普通士兵逃走,結果被李剛的兒子一眼認了出來,派手下人將豪格也給抓了。”
皇太極將手中的紙張合上,臉色極為難看的說道:“這就是此戰的經過了。”
阿巴泰站起身子一臉不屑的說道:“我以為是正面硬碰硬,結果是采用這種偷襲的戰法,如此只能算是一次失誤,沒什么大不了的。”
“不對,”代善抬起頭說道,“此人很危險,能夠帶著五千人出現在草原,證明此人膽力非凡。夜間行軍沒人逃跑,可見軍紀嚴明,手下人也愿意誓死效忠。”
“戰機選擇之準確,人心拿捏之精確,布局之穩妥,當世罕見。如果不能夠盡早將其消滅,任由做大,恐怕會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阿巴泰有些不滿的說道:“他們的情報準確嗎?說的如此神乎其神?”
“準確,”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其中大部分內容來自宣府給大明皇帝的奏疏,他們也派人新軍所打聽了,消息一定準確。”
阿巴泰皺著眉頭說道:“即便如此,大哥你是不是有些太高,看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