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來了
崇禎皇帝忍不住抬起頭說道:“在家里面飲宴?”
輕輕點了點頭,王承恩笑著說道:“他們在院子里面生了火,烤了一只羊。讓下面的人準備了很多酒菜,在院子里面又喝又吃的。”
“他們倒是快活。”崇禎皇帝感慨的說了一句。
“邊關苦寒,有錢也沒地方買東西,”王承恩低著頭說道,“進了京城見識了繁華自然,要好好的享受一番。”
崇禎皇帝點頭說道:“李剛給你錢了?”
“圣明不過皇上,”王承恩低下頭說道,“他送了老奴的干兒子王平白銀五千兩,送給了老奴白銀兩萬,老奴已經讓人登記入庫了。”
崇禎皇帝苦笑著說道:“朕這個皇帝做的,還要拿你們的錢。”
“皇上千萬別這么說,”王承恩連忙說道,“皇上奉行節儉,不忍心加重百姓的負擔,寧肯苦了自己。您是圣明的皇帝,能伺候皇上,是我們這些做奴婢的福分。”
“行了,別說這樣的話了,”崇禎皇帝擺了擺手說道,“李剛的錢是哪兒來的?”
“老奴倒是聽王平說了,”王承恩低著頭說道,“李剛到了新軍所之后,收留百姓,開墾了田地,將新軍所建的很好,所以吸引了不少的商人。”
“商人去了之后,李剛給他們立了規矩,只要在新軍所做生意就要交錢。按照大明朝的規矩,三十稅一,無論誰去都必須要交。”
實際上根本不是三十稅一,三十稅一只是表面上。
私底下李剛還會派老錢頭收商人的錢,這筆收入雖然不大,但應付日常的開銷也足夠了。甚至用來給官員們送禮,也都足夠了。
崇禎皇帝嘆了一口氣說道:“他能收上來錢,朕為什么就收不上來?你說朕也收商稅好不好?”
王承恩低著頭,沒有開口說話。
崇禎皇帝苦笑的搖了搖頭說道:“算了。”
大明朝的賦稅是怎么回事,崇禎皇帝心里面有數。不用翻看魚鱗冊,就知道張居正當年清點的田地,到現在一半都沒剩下。
萬歷年間還能收點礦稅和鹽稅,隨著萬歷皇帝斗爭失敗,廢除了礦稅和鹽稅,皇上連這一部分收入都沒有了。
商稅就更不用提了,根本就收不上來。
田地的稅隨著他們瞞報,也在逐年的減少。加上土地吞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能夠納稅的土地也越來越少了。
收入銳減,皇上的日子自然就不好過了。
免稅是給文官和讀書人的,收稅的人也是文官和讀書人,自己收自己的稅,想想就知道結果是什么樣的了。
萬歷皇帝派出太監去收礦稅和鹽稅,結果是什么樣子,崇禎皇帝很清楚,現在這個時候他又能派誰去收稅呢?
“等國家安穩下來,遼東平定了,叛亂也平定了。”王承恩抬起頭說道,“皇上再做一些事情也是來得及。”
“希望如此吧!”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道。
接下來的幾天,李剛的行程非常的緊湊。皇上一直叫他去皇宮里,除此之外,李剛還要跟著楊嗣昌在京城到處拜訪。除了勛貴勛戚,還有各種文官衙,忙得不可開交。
李剛也沒覺得奇怪,跟著跑跟著忙。漸漸的李剛閑下來了,日子過了十多天,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李剛甚至都可以在家里待一整天。
漸漸的所有人都嗅出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老錢頭從外面走了進來,表情有些遲疑的說道:“大人,楊嗣昌楊大人來了。”
李剛抬起頭說道:“跟我一起去將大人請進來。”
兩個人來到了門口,見到了楊嗣昌,此時的楊嗣昌早沒了前幾天的從容和淡定。臉上帶著一抹愁容,見到李剛之后露出了一抹遲疑的笑容。
“大人,里面請。”李剛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恭敬的說。
楊嗣昌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邁著步子跟李剛一起走進了屋子。進入大廳之后分賓主落座,茶水也被送了上來。
老錢頭招呼所有人退下,自己也走到了門外,將門關上了。屋子里只留下了楊嗣昌和李剛,他看得出來,楊嗣昌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