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風浪越大
李剛擺了擺手,嘆了一口氣,他沒有再問老錢頭什么事。實際上父子二人的事情也沒必要總把老錢頭牽扯到其中。
兒子交代老錢頭的事情,李剛大多也能看得明白。自己兒子是個什么脾氣,李剛心里也有數。
天不怕地不怕,形容自己的兒子差不多。如果來的是自己的兒子,說不定他現在已經在明朝起兵造反了。
想了想之后,李剛嘆了一口氣。
李剛沒有兒子的想法,他只是想為這個時代為這個國家,為這里的百姓做些什么。最終能走到那一步,他心里面其實也沒有底氣。
紫禁城,乾清宮。
崇禎皇帝在屋子里面走來走去,臉上的表情頗為焦急。王承恩快步走了進來,來到了崇禎皇帝身邊,恭敬的說道:“楊嗣昌楊大人來了。”
“快宣!”崇禎皇帝語氣急切地說道。
時間不長,楊嗣昌從外面走了進來。走進大殿之后,他看到的不是急切的崇禎皇帝,而是坐在龍椅上頗為淡然的崇禎皇帝。
“臣楊嗣昌參見皇上。”楊嗣昌連忙行禮道。
崇禎皇帝笑著點了點頭抬手說道:“給楊愛卿搬把椅子。”
王承恩從旁邊走了過來,親自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楊嗣昌的身邊笑著說道:“楊大人,請。”
“多謝王公公。”楊嗣昌連忙客客氣氣的說道。
等到楊嗣昌坐下之后,崇禎皇帝又讓人給上了茶,喝了兩口茶水之后,崇禎皇帝才開口說道:“遼東的事情你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多多少少知道了一些。”楊嗣昌點了點頭說道。
“你有什么看法?”崇禎皇帝皺著眉頭說道。
“遼東的情況很不好,”楊嗣昌嘆了一口氣說道,“如果現在不想辦法,錦州遲早會丟。甚至山海關以外,恐怕一處都保不住。”
崇禎皇帝的臉色很難看說道:“李剛去也不行?”
楊嗣昌表情有些遲疑的說道:“恐怕不行,李剛從來沒在遼東待過,對遼東可以說是人生地不熟。遼東的文臣武將也不熟悉李剛,李剛過去了,恐怕也不會得到他們的看重。”
“李剛有本事施展不開,很可能還會把李剛的人馬折在遼東。如此一來,大明剛剛提起來的這口氣恐怕就斷了,臣覺得李剛不能去遼東。”
崇禎皇帝苦笑的說道:“可現在群情洶涌,大家都想讓他去遼東。”
“皇上,遼東幾十萬大軍,那么多將領,依舊挽回不了頹勢,現在錦州都被圍困了起來,派一個李剛率領萬八千人過去能有什么用?”楊嗣昌皺著眉頭說道。
“愛卿如果也去呢?”崇禎皇帝盯著楊嗣昌說道。
楊嗣昌一愣,有些遲疑的說道:“臣也去?”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說道:“朝中已經有人向朕諫言了,你做過山海關的巡撫,對遼東的事情很熟悉,李剛又是你的手下,對你也頗為信任。”
“如果任命你為遼東經略,你帶著李剛一起去,你們是不是能夠扭轉遼東現在的局面?是不是能夠反敗為勝?”
楊嗣昌心里面直叫苦,誰想去遼東?
自己在山海關任巡撫,對遼東的情況的確很了解,自己就更明白了,絕對不能夠去遼東。想要破遼東的局,棋不能在遼東下。遼東已經爛掉了,沒辦法收拾了。
以前楊嗣昌沒有想到什么好辦法,可在新軍所見了李剛,李剛又打了這么大的勝仗來,之前又看了李剛的奏書,楊嗣昌已經知道這步棋該往哪里下。
只要這步棋下好了,一定能夠扭轉頹勢。
“恐怕不行,”楊嗣昌抬起頭說道,“臣和李剛一起去了遼東,恐怕也無能為力,遼東的情況太復雜了,臣。”
沉默的片刻,崇禎皇帝抬起頭說道:“如果做遼東的督師呢?”
督師?
文武都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