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決戰(zhàn)
要知道打仗這個東西可看的不光是士兵。
皇太極在遼東經(jīng)營多年,有多得人心就不用說了,很多蒙古人和滿洲人全都是死命支持的,甚至有很多漢人都是死命支持的。
很多明朝的百姓在遼東活不下去,會跑到皇太極那邊。
為什么呢?
因為遼東的明朝朝廷盤撥的太狠,稅征收的太狠,貪墨成風(fēng)。皇太極那邊的日子好過得很,賦稅也低,所以他們才跑。
苛政猛于虎,不是說說的,老百姓可不管你誰做江山,我能活下去就可以了,在遼東明朝的統(tǒng)治基礎(chǔ)遠不如皇太極。
嘴上說皇太極是反賊,可實際上卻不是這么回事,那是人家老家。人家在那里經(jīng)營了幾代人了,明朝的官員一茬一茬的換,不斷的貪污腐敗,拿什么和人比?
不說統(tǒng)治基礎(chǔ),說說作戰(zhàn)能力,明軍缺餉,斷糧裝備差,不要覺得明朝的朝廷花了那么多錢,裝軍隊的裝備就一定好,別忘了還有中間商賺差價。
前一段時間遼東的軍隊最近還在鬧餉,飯都吃不飽,你指望他給你打仗?
明朝的軍隊在剿滅農(nóng)民軍的時候能夠勢如破竹,一方面原因是他們的裝備比農(nóng)民軍精良,另外一方面是他們在國內(nèi)能夠拿到補給。
即便地方朝廷給不上補給,他們還可以重兵自己征收,說不好聽的,地方的大戶見到大軍駕臨,你敢不給糧餉?
到了遼東沒人慣你這個毛病,誰給你?
朝廷的糧餉一旦缺了送不上去,或者被人貪污了,大軍的軍心立馬就不穩(wěn),仗立馬就打不贏,這都是很現(xiàn)實的問題。
“如果戰(zhàn)敗了會怎么樣?”李剛轉(zhuǎn)過頭看著兒子問道。
“還能怎么樣?”李剛抬起頭,冷笑的說道,“這一仗如果打敗了,大明用心經(jīng)營的寧錦防線就算完了,肯定是要退守山海關(guān)了。”
”皇太極肯定不甘心,只拿下寧錦,一定會偷襲山海關(guān),要是山海關(guān)也丟了,嘖嘖,事情就變得有意思了。”
李剛轉(zhuǎn)過頭,沉著臉說道:“不可能吧?即便寧錦丟了,山海關(guān)怎么可能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