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逃單
幾個人對視了一眼之后說道:“請大人賜教。”
李剛伸手拿起來旁邊的棍子,在海岸線上劃了一圈說道:“如果我們有一支水師,我們就可以沿海邊北上,我們的進攻范圍可以到達廣寧寧遠,甚至是錦州。”
“水師可以幫我們運兵,可以幫我們作戰(zhàn),我們就由原來的一路出變成了水旱兩路。如此進攻的方式就多了,制定戰(zhàn)術(shù)時也要成熟很多。”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表情嚴肅的看了過去。
“你們看這里,”李剛伸手在菊花島的位置上點了一下說道,“如果我們的水軍能夠占領這里,從錦州一直到廣寧的全部都在我們的進攻范圍之內(nèi),絕對夠皇太極喝一壺的。”
看到菊花島這個位置,吳三桂頓時覺得有些蛋疼。
菊花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這一點不要說李剛知道,在遼東就沒有一個將領不知道,當年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的大戰(zhàn)。
李剛一看吳三桂的樣子,就明白他在想什么了。
菊花島之戰(zhàn),可以說是大明與后金戰(zhàn)爭史上一場非常關鍵的戰(zhàn)役。在這場關鍵的戰(zhàn)役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這個人的就是袁崇煥。
戰(zhàn)爭發(fā)生在天啟六年,努爾哈赤率領十萬大軍直撲寧遠。
袁崇煥駐守在寧遠,手中只有殘余下來的兩萬多明軍,但他發(fā)誓要與寧遠共存亡,絕不后撤一步,雙方在寧遠城發(fā)生了非常激烈的戰(zhàn)爭。
袁崇煥使用大炮多次擊退努爾哈赤,甚至有傳言他將努爾哈赤炸下了戰(zhàn)馬。努爾哈赤就是在這一次當中身受重傷,回去之后沒多久就病逝了。
事情是真是假李剛不知道,現(xiàn)在也沒辦法去考究了。
這一戰(zhàn)被稱為寧遠大捷,袁崇煥是這么上報的,朝廷也是這么認的,但在這一戰(zhàn)當中,還有一個損失,這個損失就是菊花島,也有很多人借此攻擊袁崇煥。
孫承宗在遼東的時候,在菊花島上建立了一個基地,在這里囤積糧食,打造水師。一方面可以避開后金的攻擊,另外一方面可以作為進攻的前哨。
想法基本上和李剛此時的想法差不多。
寧遠之戰(zhàn)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努爾哈赤就將目光落在了菊島上。努爾哈赤一面派軍隊徹夜攻城,一面將主力轉(zhuǎn)移到城西南五里龍宮寺一帶扎營。
其目的一是龍宮寺距菊花島最近,便于登島;二則是龍宮寺囤儲糧料,佯裝劫糧,此計確實迷惑了明軍。
努爾哈赤進攻時正值隆冬,海面被冰封住,后金軍隊從岸邊履冰,可直達島上。姚撫民等守軍,為加強防御,沿島鑿開一道長達十五里的冰濠,以阻擋后金騎兵的突入。
天氣嚴寒,冰濠鑿開之后很快就又凍上。姚撫民等率領官兵,日夜不停地開鑿冰濠以防御努爾哈赤的進攻。
正月二十六日,后金一面派少部分兵力繼續(xù)攻打?qū)庍h城;一面命大部分騎兵突然進攻菊花島。
后金的騎兵沖上了菊花島,在島上放火焚燒了糧草,燒了毀了戰(zhàn)船,斬殺了水師,明軍可以說是損失慘重,孫承宗多年的心血毀為一旦。
要知道孫承東在這里可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花費了大量的錢糧,覺華島上明軍7000余名和商民7000余丁口都被后金軍殺戮。
糧料8萬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軍焚燒;主島作為明朝關外的后勤基地也被后金軍摧毀。
這一戰(zhàn)損失的人錢數(shù)以百萬計,讓本不富裕的大明朝財政雪上加霜。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詬病袁崇煥的原因,認為袁崇煥沒有及時派人救援菊花島,或者將菊花島上的人員撤出,是他指揮不力。
寧遠大捷根本不是大捷,而是大敗。
對此李剛不想評價也沒必要去評價,過去的事情跟他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很多事情在當時都查不清,更不要說現(xiàn)在這個時候了。在李剛看來,在菊花島建立水師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你們覺得不妥當?”李剛看著幾個人笑呵呵的說道,“是不是擔心我重蹈當年的覆轍?”
“大人,”吳三桂向前走了一步,壓低了聲音說道,“菊花島的確是一個好地方,在這里建立基地也的確是很合適,可是現(xiàn)在的天氣比起前幾年更冷了。”
“前些年菊花島冰封還不是常態(tài),那一年戰(zhàn)敗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是天時不佑,可眼前這幾年冰封已成常態(tài),實在不適合建立基地了。”
“等到了冬天,皇太極如果帶人進攻菊花島,對咱們來說會是很大的麻煩,到時候戰(zhàn)船沒法動,很容易就會被焚毀啊!”
李剛走到了吳三桂的身邊,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你考慮的很周到,但你要記住一件事情,我是我,袁崇煥是袁崇煥,他沒辦法,不代表我沒辦法。”
“請大人賜教。”吳三桂連忙低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