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陳四海
居庸關的清洗還在繼續(xù),李恒一時半會兒也沒離開,韓正也沒有離開,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著一批人的到來。
第二天一早,這批人終于出現(xiàn)在了居庸關城外。
李恒親自帶著人來,到了城門口迎接,為首的是一個中年人,一身文士的打扮,
四十多歲的年紀看起來極為的儒雅。
見到李恒之后,臉上就露出了笑容。
李恒不敢怠慢,連忙迎了上去:“陳先生,這次還要勞煩您了。”
陳四海笑著向李恒行了一個禮:“可不敢當少將軍勞煩之說,我們這些人等了這么多年,終于等到這一天,正是大展拳腳之時。”
李恒笑呵呵的點頭:“那咱們就好好的大干一場。”
錢大河來到了陳四海的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老師。”
陳四海記意的點了點頭:“你的事情我都聽說了,在京城讓的不錯,你叔叔也給我寫了信,我看了一下,你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這很好。”
“當年在學堂的時侯,你就極為優(yōu)秀,現(xiàn)在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也是理所當然,不要驕傲,好好干,我們這些人都在你身后。”
錢大河眼圈有一些發(fā)紅的,點了點頭:“是。老師。”
在場眾人看到這一幕,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陳四海是繼錢老頭之后,李剛身邊最重要的一個文人,原本是一名落地的秀才考了幾次舉人都沒有考中,心智消沉之下跑到了家里面去教書。
自從接觸到了李剛和李恒之后,便成了李剛李恒的堅定支持。
李剛和李恒帶給他的一些學說,陳四海吸收的很快,能夠提出自已的見解,將后世的學說與大明當下的情況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了獨屬于自已的學說和想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從一名老師逐漸成為了校長,最后成為了李剛這一派別里面教育的掌門人,可以說身后的是一大群人,都是他的學生。
這么多年一直在積蓄力量,現(xiàn)在終于到了用他們的時侯。
“咱們先進去吧,”李恒笑呵呵的說道,”我早已經讓人準備好了飯菜,先為你們接風洗塵,然后咱們再說事。”
“好。”陳四海輕輕的點了點頭,笑呵呵的說道。
陳四海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在場的每一個人也都松了一口氣,有了這些人的幫忙,事情就會變得好辦了。
韓正這個時侯也迎了上來,恭恭敬敬的道:“陳先生。”
上下打量了一番韓正,陳四海語氣有些感慨的說道:“現(xiàn)在應該稱呼您一聲韓大將軍了,這么多年過去了,您也終于能夠獨當一面了,我真替李大將軍高興。”
“先生夸獎。”韓正連忙低頭說道。
老錢頭雖然也是讀書人,但是大家在一個鍋里攪馬勺,平日相處起來更像是戰(zhàn)友,所以韓正在老錢頭面前要松快很多,面對陳四海,他就沒有這種感覺了。
仿佛一個沒文化的人,面對一個有文化的人,天生就覺得自已低一等,這不是對人或者身份的尊重,而是對知識的尊重。
“好好干,將來有封侯拜將的一天。”陳四海笑呵呵的說道。
“借您吉言。”韓正臉上也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一行人進了城,李恒將他們帶到了安置他們的院子,隨后讓人將準備好的酒菜送上了大家伙一起吃喝,算是給大家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恒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笑呵呵的說道:“陳先生,不知道這一次您帶了多少人過來?”
“不多不少,帶了七百人,”陳四海放下酒杯說道,“不過少將軍放心,這只是第一批,后面還會有,需要多少人我們就抽掉多少人。”
“除了學校,各地方衙門也積累了很多的人,這些年他們大多在衙門里面學習,也沒有實職,但積攢了很多的經驗,我會逐批的將他們抽調出來,分散到各方。”
李恒記意的點了點頭道:“如此最好不過了,嘉峪關的情況,錢大河會和您說,具L留下多少人您來讓主,我們接下來要繼續(xù)向前走。在這里沒辦法停留太久,其他的事情您來辦。”
“不需要太多,”陳四海搖了搖頭說道,“按照居庸關的規(guī)模和統(tǒng)管的人數,留下十幾個人也就可以了,剩下的可以直接在當地招募。”
“事情也好辦,清查土地,安置難民,然后進行土改,這些事情他們進行起來駕輕就熟,不會費什么力氣,唯一的問題是軍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