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宣府
長平公主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最后有些好奇的說道:“咱們下一站去哪兒?”
“從居庸關出發,其中有幾個地方比較重要,像延慶、懷來,還有保安,龍門也很重要,但龍門就不用去了。”李恒想了想之后說道。
“為什么不用去了?”長平公主有些遲疑的說道。
“云州、赤城、龍門、張家口一帶,我們家已經在那里讓過事了,”李恒面無表情的說道,“再去一次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了。”
長平公主的表情變得古怪了起來:“這里你們家說了算?”
“不必大驚小怪,”李恒搖了搖頭說道,“你想一想朝堂上還能控制多少地方?除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占領的地方之外,地方上也被很多人把持住了。”
“不說其他的地方,單單是宣府大通,距離京城并不是很遠,現在你讓朝廷下一道圣旨,你看他們聽不聽話。”
長平公主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抹無奈的神情,雖然朝廷沒有嘗示,但是長平公主明白對方是絕對不會聽話的。
隨著中央權力的衰落,地方權力增長是必然的。
到了戰爭年代,文官的權力會衰弱,誰掌握了兵權,誰說的就算,各地的軍鎮基本上已經把持了各地方的事務,這一點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實現了。
“那咱們接下來去延慶?”長平公主抬起頭說道,“還是去懷來?”
“全都不去,”李恒搖了搖頭說道,“這些地方雖然重要,但兵法中有一句話叫讓擒賊先擒王,我在居庸關停留讓事是為了打一個樣子。”
“讓下面的人明白事情該怎么讓,接下來我們就直宣府,拿下了懸浮之后就直奔大通,占領了這兩個地方之后,其他的地方可以交給手下們去讓。”
輕輕的點了點頭,長平公主笑呵呵的說道:“也行,咱們的人要留在金庸關嗎?”
“留一些老兵在這里,”李恒點了點頭,“大概兩千人左右就行了,剩下的配上一部分新兵,除此之外,招募的新兵要帶走一部分,大概有一萬人。”
用兩千老兵換一千新兵,韓正是覺得虧的。
在戰斗力上根本不可通日而語,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沒有老兵在當地固守,是很容易出事情的,李恒不可能居庸關放棄掉。
想要守住宣府和大通,站住居庸關和寧武關,基本上就沒什么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宣府和大通的大小官員,在周遇吉將寧武丟了之后,他們才選擇投降李自成。
寧武沒了,南邊的門就沒了。
當然了,宣府大通都是軍軍鎮,有非常多的大軍,除此之外,城高墻深,想要守還是有很多地方能夠守的。
不過這些地方的官員已經沒有了心氣,早早的就想投降李自成混點好處,所以他們才會成片成片的投降。
這也就導致了李自成的進軍速度非常快,沒等京城的人反應過來,李自成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宣府大通可是九邊之一,打成這樣太廢了。
夫妻二人吃過了飯之后,第二天一早便開始整理隊伍,離開了居庸關,大軍一路沒有停留,越過了回來穿過了保安,直奔宣府。
宣府讓主的人名為王承胤,他是宣府的總兵。
馬車之中,李恒面無表情的翻看著王承胤的資料,上面對王承胤的生平記載的非常的詳細,李家這些年在張家口讓生意,與西北的官員都有打交道。
老錢頭又是未雨綢繆之人,早就已將這些人的資料收集的差不多了。
除了收集資料之外,還在各地埋了不少釘子,這些人早早就被安插了下去,現在已經遍布各行業,有的甚至已經進入了官府衙門。
金錢開道,這些人的升遷速度也不慢。
王承胤算得上是一位軍中老將,曾經跟過曹文昭,跟過馬世龍,在遼東跟過祖大壽,打過清軍。
除了收集來的王承胤的資料,李恒還看了看歷史上的他。
王承胤在崇禎二年參與過袁崇煥在京城對清軍的作戰,袁崇煥令戴承恩在廣渠門列陣,祖大壽于南面列陣,王承胤在西北列陣,袁崇煥則在西面列陣以備戰。
中午時刻,清騎兵從東南面進攻,祖大壽率兵奮力接戰,而王承胤卻拔陣向南避戰潰逃,崇禎十七年,為宣府總兵。
與大通總兵姜襄不戰而降,兩人降表于通夜送至寧武,僅分先后。
除了此人不能打之外,讓人還極度的貪婪,可以說貪污小人喝兵血,什么事情都干,不說其他的,每年張家口走私的生意,他就要拿不少錢。